河南理工大学是河南省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其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中国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
河南理工大学历经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重要历史时期,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 2004年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
20世纪上半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和张仲鲁、张清涟、丁观海等众多留美学者先后出任学校领导职务或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煤炭工业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赢得“关内看焦作”的美誉。2002年后相继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成为安全、地矿、机电、测绘、土木、材料等学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2009年,学生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89个,获得孙越崎奖学金等全国性奖学金772人次,获得“挑战杯”的金银奖。截至2013年,学校承担国家和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80多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7项。出版包括国家、省部规划教材158部,16部教材获国家、省级优秀教材奖。
学校设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测绘部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矿山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3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与培训基地、1个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1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7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3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门创新团队、6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先后与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进修,或开展学生交换留学,或共同举办国际会议、开展科学研究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