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三岔河镇(2)

家乡区县: 湖南省安乡县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为2751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81人,城镇化率6.47%,另有流动人口2005人,总人口中,男性13923人,占50.7%,女性13596人,占49.3%;14岁以下3457人,占12.5%,15—64岁20951人,占76%, 65岁以上3185人,占11.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7492人,占99.99%,有回族、土家族等4个少数民族,共27人,占总人口的0.1%。2011年人口出生251人,出生率9 ‰,人口死亡17人,死亡率0.6‰,人口自然增长率8.5‰。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千米,总面积50.15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4.68平方千米,占89.1%,堤垸境内水域5.47平方千米,占10.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48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境内位于洞庭岔地北部,全部属平原地域,地势略为北高南低,东西较为平坦而狭窄,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1米—33米,最高点位于沙咀村3组,海拔33米,最低位于合家垸村8组,海拔31米。

水文:境内属藕池河中、西支河水系,东、西有河流,俗称两水夹一镇,藕池河中支在镇东边,由新口入境后,沿驿马、三岔河经南县茅草街注入南洞庭湖,境内流程10.7公里,藕池河西支位于镇西边,经沙咀、天保、罗洲、合家垸经南县茅草街流入洞庭湖,境内流程22.87公里。据三岔河原水文站观测,1975年—1989年间,常年断流250—260天,可见流均在7、8、9月,两河以利境内农田排灌和有水时的船舶通航。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境内已探明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无自来水设施地域,可供居民和村民单井取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从多处打井探测到地面往下30米就有丰富的地下水。

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冰冻灾害、农作物病虫灾害等,水灾曾在1954年溃垸后,雨热相加,持续高温,病毒流行,导致死亡0—10岁的小孩300余人。1998年、1999年持续两年大水,位于三岔河水位分别高达38.49米和38.51米都超历史水位。雨水渍灾,平均5—8年一次,每年以5月下旬—6月中旬为主,1985年6月2日—5日连降大、暴雨,降雨量高达187毫米,造成水稻9870亩受渍,其中2100亩失收,棉花5000亩受渍,其中3000亩改种,渔池、渔塘780亩通联。镇黄合公路多处上水20—40厘米,6月4日—8日对交通带来严重影响,垸内行人改道走镇两边大堤。2011年旱灾严重,3月下旬—6月16日持续90多天没有降雨,致使早稻全部未播种,一季水稻推迟播期15天—20天。风灾尤以大风和龙卷风对境内威胁甚大。1987年龙卷风夹冰雹袭击境内,致使6个村严重受损,被损房屋118栋,伤5人,各类电杆折断67根,油菜、蚕豆1300亩严重受损,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76万元。

经济概况

农业 耕地面积36700亩,人均1.35亩,全部为水网稻田和水浇地。是省、市粮食、棉花、油料、鲜鱼、蔬菜重要的生产基地。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棉花、油菜籽、水果、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22404万元(现行价),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豆类、薯类作物为辅。2011年生产粮食17668吨,人均654公斤。其中生产稻谷16559吨,小麦444吨,玉米42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水果、蔬菜和养殖业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7780亩,产量719吨,油菜籽种植面积26800亩,产量3900吨;2011年水果园面积1600亩,产量3976吨;蔬菜面积种植15600亩,产量94950吨,主要产品有黑皮冬瓜系列、蜜本南瓜、芫荽菜、美国黑西红柿、甘蓝、油麦、上海青等,其中黑皮冬瓜系列产量为6万吨,蜜本南瓜1万吨,芫荽菜200吨,甘蓝6000吨,美国黑西红柿100吨。畜牧业以牲猪、家禽为主,2011年牲猪饲养量15100头,年末存栏11577头,出售和自宰的家禽24.26万羽。2011年禽蛋产量1312吨。肉类总产量1449吨。渔业养殖,2011年有精养池塘9300亩,湖泊粗养200亩,鲜鱼产量达4556吨,渔业总产值达4727万元。

工业 以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花、鞭炮制造业,木材制造加工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材料生产业等,在农副食品加工业中有植物油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蔬菜及各类富硒产品加工,米、面制造加工,酒的加工,家禽肥料制造等。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5500万元,拥有工业企业17家,职工38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5%。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118个,职工212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8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7800万元。其中新口码头(新口村级集镇)集贸市场,年成交额2500万元,约占全镇三分之一,已成为与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区地域接壤的一个商业贸易边境重镇。全镇主要产品富硒营养香米和富硒鸡蛋畅销湖南省城长沙;黑皮冬瓜木架箱精包装后销往韩国;烟花、鞭炮销往省内各地和湖北省石首市各地。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38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镇文化站、电视广播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2处,有各类文化专业户5户。各类图书室13个,藏书22100册,有中、老年妇女腰鼓队1支,共30人,有舞狮、舞龙、虾灯及打击乐器队伍5支,共110人。有音乐、戏剧、安乡渔鼓、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79人。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374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3所,在校学生639人,专任教师6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394人,专任教师83人(含九年一贯制1—6年级小学教师在内);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694.7万元,比上年增长8%。

科技 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安乡县三岔河镇湘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芫荽菜栽培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合作社负责人雷家祥2010年获得第三届袁隆平科技进步奖。2010年承担的市级科研项目《黑皮冬瓜的引种和推广》,获得常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奖金3万元。2010年2月,承担的市级科研项目《水生蔬菜的引种示范与推广》,历时二年半,拟在2012年8月验收后申报市级科技进步奖。2012年4月承担了省级科研课题《有机蔬菜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有县级富硒产品研究所1处,有科技人员3人,建立富硒产品基地8处,已成功开发出富硒鸡、蛋、猪肉、白酒、大米、菜籽油、渣辣椒、剁辣椒等8类28种规格产品,试销市场,深受欢迎。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卫生医疗机构21个,门诊部(室) 21个,有床位89张,每万人拥有病床3.2张,固定资产总值274.9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4名,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1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0236人次。11个村民委员会村民、2个居委会居民、3个渔场渔民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100%。

体育 2011年有学校体育场4个,县属部门篮球场1个,镇机关篮球场1个。2011年5月1日劳动节时,镇政府组织了三岔河镇乒乓球友谊赛,参赛人员达60名。社区组织了一支中老人年妇女健身舞蹈队,参加人员达110名,2个居委会和新口村码头安装了健身器材15台,全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

广播电视 1994年6月建成三岔河镇有线电视台,1996年7月由镇文化站申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改名称为三岔河镇广播电视站,现有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用户1780户,入户率25.1%。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6户,人数76人,支出2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280.4元,比上年增长5%,医疗救助30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9人次,共支出6450元,比上年增长6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85户,人数581人,支出61万元,比上年增长23%,月人均87.5元,比上年增长1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4.7万元,比上年增长18 %,社会福利费18万元,比上年增长3%;敬老院(五保新村)1处, 2003年4月—2004年3月,筹集资金89万元,统一建房18栋,住房63间(统一为一室一厅一厨一厕),已收养农村五保户65户,五保老人76人。五保老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13人,参保率79.2 %。

Rosa(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