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别名“荷城”,以荷花为市花,顾名思义,这肯定是一个盛产莲藕的好地方。清代光绪版《贵县志》所录地方旧传八景,有“莲塘夜雨”之名,八景诗也有“银塘夜雨长荷英”一句。而早在乾隆年间修辑的《桂平县志》,就已见“金莲夜雨”的记载。贵港莲藕写入文人墨客的诗词屡见不鲜。
贵港莲藕上品,质地松软清甜。俗话说“很粆”,用赤粆糖入口即化来比喻其质地,比起其它又硬又小的品种,自然占了绝大上风。贵港人吃莲藕,有净炒、蒸茸、煲汤、馅酿等法,无论子藕老藕,都可以薄切净炒,味道香滑细嫩。清凉爽口。或将藕段磨成茸团,放沸水中清蒸,是小儿喜爱无比的美食。大众吃法,最多的是将莲藕斩大方块,下猪瘦骨同煲。汤色明亮透红,口感清甜爽快。三五好友围成一桌,大口喝汤,大快朵颐,乡情野味最为浓郁亲和。逢年过节,将粗长的藕腿切成大片,中间夹酿猪肉葱花馅,蒸熟后粆、甜、香、软、滑、嫩诸味一应俱全,更是贵港人待客祭祖之喜用佳品。
贵港红莲藕粉也是土特产中的一绝,自古来饮誉港澳,与西湖藕粉齐名。滚水新冲的藕粉,色带紫红,晶莹剔透,下口清甜滑嫩。四季可食,老幼咸宜。其药用价值既可消热解暑,又可宁心润肺,止渴生津。古时生产落后,人们制藕粉的工序很复杂,先将藕身洗净,在磨钵中将藕逐条磨成齑粉,然后再将湿粉装入棉布袋,放置大水缸中揉搓拍打,直至淀粉基本浸出为止,待生粉在水中沉淀,将缸内清水泌出,最后才捞粉装盆,摊上簸箕,剔薄晾晒。制粉人当天收多少,即日就得打磨多少,一切工序全以人力是赖。稍有迟滞,藕质即会下降,磨出藕浆既稀少,成粉味道也失鲜。遇上阴湿天气还有遭受霉变之虑,为此常常劳作至深夜不停,真正是艰苦备尝了。自从进入机器时代,制粉作业情况才得到相应的好转。
莲藕全身都有用途,除藕段之外,荷叶、藕节、莲子、莲蓬、莲梗均有食用或药用价值。目前,贵港关于莲藕的产品开发情况,尚有停留在传统工艺及粗糙包装之嫌,如能引进时代理念,向绿色食品方向搞好技改创新,譬如开发藕汁饮料、即冲藕粉、荷叶清茶之类。再加上企业策划营销的强大宣传攻势,贵港莲藕的大名或许又会青春焕也未可知。
在时代商品经济的滚滚大潮当前,贵港人提出“贵港是我家”的城市宣传标语,那当然就必须清醒头脑,加强自身的现代环保意识,无论是在住居环境中,还是在城市投资环境、食品卫生上。都应该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来保护“荷城”的美称,把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密切地联结起来,把家乡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荷花之乡,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南国特色园林城市的号召,使贵港莲藕的芳名更加远扬四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