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革命旅游资源
确山革命旧址有:
确山城东关的确山农民暴动指挥部旧址
确山城东12公里的刘店秋收起义指挥部旧址 确山城西32公里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位于竹沟老街中心处的中共河南省委旧址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
竹沟革命纪念馆
竹沟革命纪念馆建于1956年,是年冬,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纪念馆题写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的匾额,“文化大革命”期间,纪念馆遭到严重破坏,人员调离,文物失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竹沟纪念馆重新整理开放。全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陈列室9处,革命遗址31处,瓦房34间,草房7间,馆藏有革命图片125张,文献175份,各种实物(包括复制品)596件。收藏以及展出的内容主要体现1937-1939年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的光辉战斗史实。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镇北1公里许等小山丘上。占地9.7公顷。1958年冬,王国华副省长来确山竹沟视察定址后,有省设计院派工程师现场勘查设计,经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动工兴建。
民俗
确山铁花
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最早的确山打铁花活动,充满道教的色彩和行业的特征。“打铁花”的最初目的一是为了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于群众,扩大影响,等于做一次广 告。二是讨个吉利,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象征着事业发达兴旺。
据考证:古时候不仅大作坊、大字号的工匠组织举行“确山铁花”活动,村镇集市中的小炉匠、小铁匠铺,也会举办小型的“打铁花”活动。他们一般不搭花棚,也不举行祭祀活动,只是选择一棵不太高的柳树或枣树,把鞭炮、起火绑在树上,把群众自愿捐送的废铁化成铁汁,赤膊上阵,用木板或木锨往树上打。这种小型的打铁花活动,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文化艺术生活极度贫乏的古代农村,给乡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振奋。这种有着浓厚的道教和行业特点的“打铁花”活动,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支持,成为确山县的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
革命旅游资源
确山革命旧址有:
确山城东关的确山农民暴动指挥部旧址
确山城东12公里的刘店秋收起义指挥部旧址 确山城西32公里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位于竹沟老街中心处的中共河南省委旧址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
竹沟革命纪念馆
竹沟革命纪念馆建于1956年,是年冬,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纪念馆题写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的匾额,“文化大革命”期间,纪念馆遭到严重破坏,人员调离,文物失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竹沟纪念馆重新整理开放。全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陈列室9处,革命遗址31处,瓦房34间,草房7间,馆藏有革命图片125张,文献175份,各种实物(包括复制品)596件。收藏以及展出的内容主要体现1937-1939年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的光辉战斗史实。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镇北1公里许等小山丘上。占地9.7公顷。1958年冬,王国华副省长来确山竹沟视察定址后,有省设计院派工程师现场勘查设计,经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动工兴建。
民俗
确山铁花
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最早的确山打铁花活动,充满道教的色彩和行业的特征。“打铁花”的最初目的一是为了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于群众,扩大影响,等于做一次广 告。二是讨个吉利,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象征着事业发达兴旺。
据考证:古时候不仅大作坊、大字号的工匠组织举行“确山铁花”活动,村镇集市中的小炉匠、小铁匠铺,也会举办小型的“打铁花”活动。他们一般不搭花棚,也不举行祭祀活动,只是选择一棵不太高的柳树或枣树,把鞭炮、起火绑在树上,把群众自愿捐送的废铁化成铁汁,赤膊上阵,用木板或木锨往树上打。这种小型的打铁花活动,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文化艺术生活极度贫乏的古代农村,给乡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振奋。这种有着浓厚的道教和行业特点的“打铁花”活动,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支持,成为确山县的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
2015-05-0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