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阁:颐和园内六座城关(紫气东来城关、宿云檐城关、寅辉城关、通云城关、千峰彩翠城关、文昌阁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主阁两层。文昌阁为跨建在旧城中心的十字街上的一座过街楼,基座为正方形,高2.1丈,边长3.25丈,全部用大青砖砌成。基座是下宽1.2丈,高1.6丈的十字形卷拱门洞。门洞贯通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基座以上建有三层楼阁,一层为砖木结构,二、三层均为木制结构,二层为暗层。每层的四角,原来造型极端精巧:一尺多长的挑角,从根部到尖端逐步适度的减少着她那精美的体形,到了最上端,表现了建筑师绝伦的手艺——磨光砖下垂一点,并挂有上好的铜铃,微风吹来,12个铜铃交错发出动听的音乐。楼阁釉阁瓦覆顶。从地面到楼顶高5丈左右。整个楼阁,灰墙朱柱,结构严谨,造型优美,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文昌阁是古青城的“八景”之一,美名曰“高阁晴霞”。解放后,文昌阁被列为省级文物,几经修葺,现依然雄伟壮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