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26岁的胡引汉来到鱼峰区驾鹤路江南新天地商住楼A座出入口旁,摆好自己经营的早餐摊点后,便上班而去。之后,这个早餐店便靠“诚信”自助经营,任由购买者自便。开店几个月来,不但没有发生恶意偷盗和赊账行为,自助早餐店还有钱赚了。“我是用真诚换来了真诚。”胡引汉说。
以管窥豹,柳州市民的素质令人拍手称赞。
其实,这是一种必然。今年,柳州市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搭上文明的快车,文明的种子早已在这个城市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柳州市民已把文明内化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价值追求,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向往。
柳州市争创文明城市,始于2002年。十余年的执着,印证了这座工业之城对文明的孜孜追求。“我们不是为创城而创城,而是通过创建提升市民文明程度和百姓的生活品质,让大家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道出创城的意义所在。
在“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的指引下,“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柳州工业如今已建立了以汽车、冶金、机械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文明和工业文明,也撑起了文明的脊梁。
天下诸事,必作于细。在奋力攀登全国文明城市之巅的过程中,柳州市把着力点放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从2012年开始,提出要用三年的时间,努力建设“生态花园、五彩画廊”的花园城市。创建过程中,该市组织工作组深入城市大街小巷和老居民区、旧集贸市场,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共同治理脏、乱、差等不文明“顽疾”;通过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遏制闯红灯、超速行驶、车辆乱停放等交通违规行为……一个个实在的举措,一个个具体的行动,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也变得文明起来。
“您好,请这边走。”……2013年8月16日,一场由14个文明单位参与角逐的柳州市“讲文明 树新风”文明礼仪大赛总决赛激烈展开,参赛各单位以情景剧的方式,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文明礼仪搬上舞台。
包括预赛,此次赛事共有150个单位参加,成为一次检验文明的洗礼。比赛实况多次在柳州电视台录播,使文明礼仪新风尚进入千家万户。
让文明内化于市民心中,除了礼仪大赛,柳州市还在市民中唱响主旋律,举起时代精神的旗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