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故里----2

家乡区县: 广安市广安区

德政坊

离神道碑约100米处的牌坊叫德政坊,它与神道碑一样

,是当时朝廷为表彰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功德赐造的。牌坊村正是由于有了这座牌坊而得名。原牌坊在文革期间被毁,此牌坊于2002年8月在原址按原牌坊形质复建。牌坊高12米,宽10米,四柱三间,三重檐,中脊有镂空雕饰,两端有鸱吻与坊盖之翘首对应。中门横跨宽4米,两对抱鼓石上分别刻有“双狮滚带”等多种浅浮雕图案。中门上方横额上正书“德政坊”、“功勒金石”。两侧门较之中门略低、略窄,门上镶嵌石板,石板上透雕各种花卉图案;并书有“恭谦”、“正直”、“咏仁”、“讼理”。四根方形枋柱竖立于地面四块长方形整石之上,枋柱上分别镂刻楹联:“宏扬法典千秋伟业,造福黎民一代名臣”;“敏思勤行盛德若愚,为善最乐诗书传家”。楹联和横批都是邓时敏一生功绩与德行的写照。横梁的两边分别雕饰人物群像浮雕,整座石坊给人以恢宏庄重之感,浮雕图案不仅玲珑剔透,而且题材十分丰富,人物主体内容主要取材于戏剧,有的出自于神话小说或民间故事,造形生动,个性鲜明,内涵丰富。

百花潭

潭内种植有许多观赏荷

花,初夏时节,碧荷连天、绿满大地、莲花朵朵,香飘满园。轻风吹过,花儿娇羞欲语、随风起舞、揺曵生姿,为这宁静的湖光山色凭添了许多的生机和灵气。由此让我们不禁想到周敦颐的《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邓绍昌墓地

邓绍昌是邓小平的父亲,他出生于1886年,卒于19

36年,享年50岁。邓绍昌早年就读于成都法政学校,回乡后教过书,当过协兴乡团总和广安县团练局局长。因他受过新式教育,见过世面,思想进步,开明正直,嫉恶如仇,痛感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横行。他参加了当地的袍哥组织,做过协兴“码头”的当家三爷,后升为“掌旗大爷”。他奔走呼号,积极从事反洋教和“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前后,广安建立了革命军,血气方刚的邓绍昌加入革命军当上了新兵训练营营长,率部参加了地方的武装暴动。邓绍昌在乡里受人尊敬,很有影响。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为邓小平同志选择了赴法国留学的道路,这个决策对于邓小平的一生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有着重大影响。

洗砚池

因其形状似砚台而得名,面积

约8亩,小平同志儿时常在这里取水研墨习字,并在池中洗笔。由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捐资60万元按照原貌修复。池中种植了近千株观赏藕,并放养了一批观赏鱼。

佛手山

位于协兴镇果山村,距小平故居3公里。小平同志的祖母戴氏、生母淡氏等邓

家先孺的墓地就坐落在佛手山的半山腰处,为省级重点文物单位。佛手山满山遍野种植了广柑、柚子、蜜桃、枇杷等水果,一年四季群花争艳,瓜果飘香,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佛手山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势奇特,有人说它像打坐的佛祖,左手拈诀,右手抚膝,端坐莲台。远处的层层浅丘,恰似朝圣的信徒,虔诚地拱伏于地,大有千人拱首、万山来朝之势。

协兴老街

协兴老街距邓小平故居约1.5公里,协兴之名已有一百多

年历史。协兴古为望溪乡,原来仅在靠北方设有场镇,称为“旧市”,约有一百余家店户。随着经济的发展,“旧市”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赶场交易的需要,清同治(公元1862年-1874年)后在南面增设“新市”,增开了店户80余家,它与“旧市”相距仅数十步,取“同心协力,发达兴旺”之意,故名“协兴”。

协兴自古都是交通要道,从广安城出发,古时官道的北干路必经协兴。如今的川鄂公路也从中穿越而过。协兴镇是四川省百个小集镇建设试点镇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旧貌正在换新颜。

北山小学堂

北山小学堂始建于清代,位于广安区协兴镇老街,占地面积有5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房屋为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梁架。学校开办于清朝的宣统元年(1909年),由协兴场一刘姓绅士与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等开明士绅共同创办。校址设于协兴老街刘姓庄园内,有学生百余人,分甲、乙、丙、丁四班,设有国文、算术、修身、体操等课程。早期在校任教的有刘星一、邓绍昌、邓俊德、陈鲁山、蒋能彬等。到四十年代,北山小学堂规模有所发展,班额扩大到八个。解放后,党和政府在协兴场新建了协兴小学,北山小学堂校址划归协兴乡人民政府,先后用做乡财政所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等。1911年—1915年,少年时期的邓小平就在这里接受新式教育,在这里培养了一批知名人物,他们中有:邓小平、胡伦、邓绍圣等。

北山小学堂是清末广安协兴场的第一所新式初等小学堂,临街房舍有三间,其中左右两间为甲、乙班教室,中间为过道,后面一排房屋有四间,从左至右依次是丙班教室、小礼堂、丁班教室和教师教习室。2002年的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北山小学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牌坊村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2年,为安置邓小平故里景区内搬迁农户,按照四川省委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修建了牌坊新村。牌坊新村总占地340亩,建筑风格体现了传统川东民居特色,为粉墙黛瓦别墅式造型。分居住区和公共区两大区域,其中公共区建有村委会、幼儿园、医疗站、会议中心、活动中心、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外,还布局了饮食文化区、特色养殖区、红色教育区、旅游购物区和花卉种植区等,是集观光、会议、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

绿色长廊

绿色长廊为广安城区通往邓小平故居的迎宾大道,起于体育馆,止于佛手山,全长11.4公里,两边绿化带各宽12米,绿化带总面积410.2亩。绿化带前面为花草灌木绿化带,后面为高大乔木绿化带。主要乔木植物有杨树、黄桷树、小叶榕、天竺桂、银杏、水杉、香樟、杜英、紫玉兰、广玉兰、含笑等,主要花灌木有麦冬、杜鹃、六月雪、毛叶丁香、黄花槐、迎春、蔷薇、夹竹桃、枙子、海澡、紫薇、美人蕉、满天星、蒲葵、冬青、红枫、海桐等。整个绿化带后面为绿色长廊背景林,背景林面积为2774亩,背景林主要栽植于绿化带后面山坡上,栽植植物主要有刺桐、黄桷树、柏树、小叶榕、杨树、香樟及柚、桃、枇杷等果树。整个绿色长廊涉及广福办事处大寨树、浓洄办事处界坡村、协兴镇保安村、金广村、四新林、牌坊村、协兴村、华福村、战旗村等三个镇(办事处)9个村。

3景区徽标编辑

邓小平故里景区LOGO以"放眼世界、勇闯浪邓小平故里景区LOGO[6]

潮"为设计理念,以字母"G"(广安的"广"字的拼音字母"G"作为设计主体)、小平故居(大写意的小平故居,秀丽的山水风光体现邓小平故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书法(潇洒的书法笔触体现广安深厚的文化内涵)、浪潮(奔腾的波浪代表小平同志的改革浪潮)、山水(体现邓小平出生的这片充满无限诗意,无限遐想的锦绣山河之间)、地球(体现一代伟人放眼世界,以博大的胸怀,实事求是的精神,促进改革开放,让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设计元素,生动诠释了一代伟人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联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邓小平故里良好的生态环境、秀丽的山水风光。

李芊億(2015-05-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