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七爪”、“光五爪”。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干燥。
入药部位
植物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性 味
味辛、苦,性温。
归 经
归肺、脾经。
功 效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主 治
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相关配伍
乳痈,未结即散,已结即溃,极不可忍者:陈皮(汤浸去白,日干,面炒黄)为末,麝香研,酒调下10g。(《太平圣惠方》橘香散)
生理特性
1、化州柚: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单片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5~700px,厚0.2~12.5px。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有皱纹及小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芳香,味苦、微辛。
2、柚:外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无毛。
产 地
主产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