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粉又叫“山粉”

家乡区县: 四川省邻水县

功用主治

清热,利湿。

治黄疸,白带,泻痢腹痛,湿疹。

①《纲目》:烧灰油调,敷蛇咬伤。

②《分类草药性》:治女子红崩白带,男子咳嗽。

③《岭南采药录》:为退热药。

治黄疸,疗痈肿风痛,目痛,治咽喉热症,伤寒温病。

④《广州植物志》:驱风湿,利尿,解热。

治脱肛,又可驱虫。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胃,除烦躁,安五脏,治白带。

⑥《吉林中草药》:解热,利尿,益气,养阴。

治高热神昏,五脏虚损,气滞经络,筋骨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选方

①治白带:蕨根、白鸡冠花、白茶花,煎服。

(《四川中药志》) ②治泄痢腹痛:蕨粉三至四两。

先用冷水少许调匀,加红糖,开水冲服。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发热不退:鲜蕨根一至二两。

水煎服。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湿疹:先将患处用水酒洗净,以蕨粉撒上或以甘油调擦。

  

蕨粉又叫“山粉”,其原料取自于山中而得名,俗称芽粉,呈白色。松粉是属松溪名贵的土特产之一,原都称呼为“山粉”,因其他市县也有此产品,可质量和色泽对比之下,那就大为逊色,故购买者多喜购“松溪山粉”,于是简称为“松粉”。松粉在邻县和省内各地普受欢迎,民国时期为出口物资之一,曾远销于日本,所以松粉享有盛名。蕨为野生植物,可以佐餐,遍地都有生长,喜为人们采食。每年清明节,正是“蕨”的繁生期,村妇、村姑、儿童们都会上山采摘,有采回自食,有持向集市售卖。饭店将蕨进行加工配料,成为佳肴美味招待宾客,具有特殊的地方风味,食者莫不感到鲜嫩可口。

蕨粉与葛粉均系野生植物的淀粉,属绿色食品、保健食品范畴,其食用、医疗价值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蕨粉为蕨类植物蕨的根茎中所含的淀粉经加工而得。《本草纲目》载:“其根紫色,皮内有白粉,捣烂,再三洗澄,取粉作柜粘,荡皮作线食之,色淡紫而甚滑美也。”《广州植物志》亦载:“蕨,根茎含淀粉称蕨粉,制取之可供食用及糊料。”蕨粉可制粉条、粉皮,配制糕饼点心,亦能代替豆粉、藕粉,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福建省明溪县的传统风味小吃‘‘客秋色”,就是以蕨粉为主料制成的,吃起来细腻柔滑,别有一番风味。蕨粉也是灾荒之年一种良好的救荒食品,正如明代诗人黄裳在《采蕨》诗中所言:“皇天养民山有蕨,蕨根有粉民争掘,朝掘暮掘山欲崩,救死岂知筋力竭。明朝重担向溪浒,濯彼清冷去泥土,夫舂如滤呼儿炊,饥腹虽充不胜苦。”

李芊億(2015-05-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