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研究、整理,不断创新和发展巴土文化,丰富民族内涵,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进而为改革开放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2002年以来,我们同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一起,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巴土文化资源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挖掘和整理,历时一年半时间,编创了这套《巴土文化丛书》。
丛书凡10卷,220万字。《巴土长阳》,系统介绍长阳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土家民歌》,系统介绍土家族民间流传的各类民歌及情歌的风格、特点和文辞曲谱;《长阳南曲》,介绍长阳传统南曲曲牌唱腔及现代南曲创作曲目;《长阳巴山舞》,介绍长阳巴山舞的沿革、舞种及动作要领;《土家风情》,生动介绍土家族传统的民风民俗;《土家俗谚》,精选土家族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长阳竹枝词》,以清朝长阳籍诗人彭秋潭创作的竹枝词为主体,系统介绍长阳竹枝词的风格特点;《土家民间故事》,精选土家族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长阳方言》,从音韵学角度系统分析土家方言的构成和语法特点;《考古发现与早期巴人揭秘》,集香炉石遗址考古发现与香炉石文化研究之大成。
巴土文丛是数千年土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无数代文化人心血凝聚的成果。长期以来,长阳一大批文化人淡泊名利,含辛茹苦,深入民间挖掘、考证、整理、研究和创作,足迹遍及巴山夷水。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歌咏我们的民族,以一颗赤子之心关心巴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们,正是使巴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丛书的编辑和整理,同样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长阳的众多文化人曾参与其中。在此,我对长期致力于巴土文化研究和创作的文化人,以及为本丛书的创作、编辑付出辛勤劳动的文化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对那些奉献了毕生心血、已然故去的老一辈文化人表示深切缅怀。
由于受时间和诸多条件的局限,疏漏甚至错讹之处诚所难免,还请社会各界人士予以批评指正。
是为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