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 引导本土物流企业 组建联合体
2012年,集美区政协围绕“加速城市化,实现新跨越”的战略目标,科学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服务集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集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政协委员们围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扶持中小企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积极建言。一些委员提出,应在前场物流园区建成后促进本土物流企业发展,这一建议被采纳,并融入政府的有关决策之中。目前,集美区已着手探索引导辖区内规模相对较大的本土企业牵头组建本土物流企业联合体,整合本土注册资金100万人民币以上的物流企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产业集群,出台《集美区鼓励物流业发展奖励办法》,鼓励扶持物流业发展。
地方历史文化 “闽台民俗文化古镇” 已开门迎客
前不久,后溪镇城内村以“闽台民俗文化古镇”在世人面前重新亮相,并举办了首届集美城隍文化节,推出古韵后溪城隍阵头大踩街、“传承与信仰”两岸城隍文化论坛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以往“低调”的城内村开始为越来越多人所认识。
为了保护、挖掘地方文化历史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去年,集美区政协文史委就对城内村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闽台文化古镇的建议。在古镇的规划上,委员们建议以城内城为核心,结合周边的皇帝井、皇渡庵、苎溪桥、真德殿、圣果院、张晖墓等文物古迹和白虎岩等风景区,把闽台(集美)民俗文化古镇延展到整个后溪镇。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上,要尽量保持原生态,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分期分批恢复城内城的旧貌,把古城墙和老街、闽南古厝逐步恢复,形成整体风格特色一致的古城。这些建议被一一采纳。眼下,“闽台民俗文化古镇”已开门迎客,对后溪镇、城内村文化古迹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民生保障 开通并完善 6条公交专线车
民生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美区政协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委员们围绕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消除校车隐患,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等民生问题撰写提案,建言献策。
近年来成为全国热点的校车问题,也受到集美区政协委员的关注,并提出相关建议。集美区政府高度重视,投入200多万元,开通并完善6条共15部公交专线车;开通2条居民聚集区连接学校的公交线路,完善集美辖区内公交体系;同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对全区自购的28部民办校校车,除按购车款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外,还提供免费安装GPS定位服务,多管齐下,鼓励、引导民办校购买国标专用校车,有效保障集美辖区内数万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安全。
结合地铁建设 提升“杏东商圈”
未来5年集美将形成多核心商圈发展的环状布局,传统杏东商圈具备地段人文优势,但其业态规划、形象档次、硬件设施上有待改造提升。建议结合将要开建的地铁线路,加强杏东商圈的功能与配套发展,结合文达路特色商业街策划,打造成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主题特色街区,融入曾营、高浦等大厝的历史文脉,塑造杏林“禾祥西”的新形象。塑造雕刻城市记忆,怀旧人文特色的情景体验街区。
保护嘉庚遗产 充分发挥“三馆”功能
“三馆”指的是由陈嘉庚先生主持建筑的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及周边建筑和设施,是整个学村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三馆”片区临时、违章搭建物繁多,街区狭窄,影响了其原有的教育和文化功能。建议以集美学校100周年庆典为契机,抓紧对“三馆”的整体修缮,将“三馆”片区建成开放式的文化、教育、艺术、旅游园区。
借力高校 推动集美海洋经济发展
厦门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在厦门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中,集美区可凭借自身优势发挥重要作用。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水产学院和轮机学院闻名全国,政府可以和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共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生物制药、海洋高端装备等海洋新兴产业研发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区校海洋领域产学研成果对接会,建设促进海洋开发的投融资平台。
梧桐子厦门集美专题: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xuyanping5921
新浪博客个人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29266450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