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地处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交汇地区,造船历史悠久。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益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船舶产业快速发展,游艇、公务艇制造形成先发优势。
一、优势条件
1、区位交通条件优良。沅江市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南部,益阳市区东北部,因沅水过境注入洞庭湖而得名,自古以来是湘北地区战略要地。坐落于沅江市区的益阳(沅江)船舶产业园区邻近国道G234线、省道S228线、长(沙)常(德)高速公路、即将建设的湖南省南县至益阳高速公路、长(沙)石(门)铁路以及洛(阳)湛(江)铁路,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园区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20公里,航空运输便利。园区借助水路与湘、资、沅、澧四水连接,直通长江,白沙大桥、茅草街大桥和白沙港口的相继建成,使园区水路交通更加通畅快捷。
2、气候、岸线和用地条件较好。沅江市具有湖区气候特色,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造船业露天作业要求,具备发展船舶产业的自然条件。沅江地处洞庭湖腹地,依托洞庭湖和四江交会的黄金水道,河面开阔,拥有沿湖岸线上百公里,主要岸线顺直,水势平稳,滩涂及腹地辽阔,地势平缓,建设用地条件良好。众多岛屿、半岛及岸线、岸域也是建设船舶会展设施、游艇俱乐部及其他船舶文化旅游服务设施的理想之地。星罗棋布、四通八达的河汊、湖泊、港湾和底蕴浓厚的人文古迹则为发展船舶文化旅游业提供了必备条件。
3、劳动力资源丰富。沅江市现有人口近7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超过20万人,大批劳动力常年务工于船舶制造业且工资水平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劳动力素质较高且价格低廉的优势。沅江市现有多所包括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在内的各类公办、民办技术培训学校与机构,开设有电子电工、模具安装与设计、旅游服务、现代种养、计算机应用、家政、财会等50多个专业,年培训能力达1万人次以上,培训资源充足。沅江还是劳务大市,外出务工人员规模较大,技能水平较高,“沅江技工”已是省内外的劳动力资源品牌。
4、船舶产业地位举足轻重。园区现有船舶企业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家,基本形成以游艇、公务艇、内河运输和舾装件为主体的船舶制造业体系。在全国船舶产业产能过剩严重的背景下,园区船舶制造业实现了逆势增长, 2013年完成总产值52.48亿元,同比增长56.28%,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
5、游艇产业异军突起。园区现有游艇生产企业6家,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游艇生产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产品质量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湖南金瀚船艇制造有限公司科技优势突出,拥有自主开发的大众船艇品牌以及豪华游艇系列(参见专栏1-2)。依托龙头企业,园区高性能复合材料游艇、公务艇的综合规模位居全国行业前列,玻璃钢船艇类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10%。
6、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沅江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给排水、电力、邮政、通讯网络、煤气等达到了中等城市水平;学校、医院、宾馆、金融、保险、消防、安全、文化、娱乐、购物设施齐全,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园区内有制造钢质船舶的船台190个、游艇船台400个,其中8000-10000吨位的船台6个,拥有等离子切割机20多台套,生产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园区已经形成“三纵六横”的道路骨架网络,水、电、气、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具备企业入驻所需的条件。
二、发展机遇
从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和省内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等方面看,园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
1、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开发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给湖南省快速发展带来的双重机遇。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湖南省重要的船舶产业基地,园区将会吸引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的生产要素流入。
2、国家和湖南省加强对船舶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国家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都明确了对船舶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支持,湖南省船舶产业发展规划将益阳确定为本省船舶产业基地(参见专栏1-3)。多重政策叠加有利于园区船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3、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将带动内河船舶制造业发展。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和交通部《“十二五”时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提出要经过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长江干线和支线航道。湖南省正在加快实施湘江“东方莱茵河”建设工程,湘江水质和通航能力均有望明显提升。长江等内河航运的发展将直接拉动内河船舶需求,从而扩大内河运输和工程船舶的市场空间。
4、居民收入提高增加了游艇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居民对于旅游、运动、休闲用游艇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会明显上升。游艇租赁、合伙购艇、游艇按揭等新型消费模式又将进一步拓展游艇市场。
5、产业转移将加快生产要素跨区域、跨行业向船舶产业流动。世界造船业继续加快向我国转移,沿海地区船舶制造业开始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内和湖南省内装备制造和工程机械产业出于转型需要正在向船舶产业嫁接转移。这些为园区招商选资、加快船舶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