滠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古城遗址滠水,源于大别山南麓,南北纵贯黄陂全境。
长江支流滠水河发源于大悟三角山,流经孝感市大悟县、黄冈市红安县和武汉市黄陂区三地,全长142.14公里,流域面积2312平方公里, 黄陂区境内流域面积1700余平方公里。滠水河黄陂段长约90公里。大小支流51条。全流域呈长方形,上中段为丘陵区和少量低山区,水能资源主要在上段干支流上。黄陂区马寨城遗址、城门潭遗址、三姑井三大古城遗址就在滠水河畔。
滠水有东西两支。东支源出三角山南坡湖北省红安县境内的土地岭,自北向南,流经狮子冲水库,出经熊家河、华家河至邹家店。西支源出大悟县响铃寨,南流经刘家河、熊家畈、吕王城,于聂刘家畈入县境,至邹家店与东支汇合,再经大悟县河口镇进武汉市黄陂区,于武汉谌家矶附近的钱耿岭注入长江。
古时候,先民逐水而居,20世纪80年代的两次大规模文物普查发现76处古文化遗址,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存32处,大部分密集分布在滠水河水系的一级、二级台地上。
就在城门潭、三姑井和马寨城遗址以南不远处,有磨砚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西周,面积1.8万平方米,在一个高出地面2米多的高台。记者在这里看到,这里种满农作物,1980年代前后修建的一条水渠从北部穿过,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遗址的完整性。
城门潭以北,有光山造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商、西周,面积约5千平方米。更北,有夏家湾遗址,商周,面积约8400平方米,旁边是夏庙遗址,商周,面积约4500平方米。再北,还有陈皇墩遗址、泊沫港遗址、笔架山遗址、夫子台遗址……就不一一列举了。
数千年前,先民就在这里大规模居住繁衍,劳作生息。
滠水河滋养着一个又一个古城,从黄陂地区文物图上看到,星罗棋布的古城依傍着河流,从新石器到夏商周,到汉、到六朝……人类的文明就这样吸吮着母亲河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湖北工程学院阮恋欢迎来访!
能力秀主页 http://wm23.cn/rll12
博客主页 http://blog.sina.com.cn/rlloak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