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泥塑之一】大吴泥塑

家乡区县: 潮州市潮安区

潮州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中国三大泥塑。在浮洋镇的大吴、颜厝以及相邻的龙湖镇后郭三个自然村,自古生产泥塑(俗称“土翁仔”),而且分工明确,各有特色。大吴村以戏曲、民俗人物“翁仔屏”、戏剧脸谱著称;颜厝村产喜童、耍货;后郭村产神、佛像。其中以大吴生产的“翁仔屏”技艺最为精湛,因而也有将浮洋泥塑称为大吴泥塑。大吴泥塑历史悠久,相传南宋末年,福建漳浦人吴静山,曾随父在无锡经商并学会了惠山泥塑技艺,后避战乱,南迁大吴村,以制作泥塑玩具为生,从此技艺代代相传,清中至民初最为鼎盛。

浮洋泥塑内容形式可分为五大门类:第一类即戏曲故事人物;第二类是脸谱、木偶头、纱丁头;第三类是肖像,多以真人形象雕塑。第四类为神佛像;第五类是儿童玩具、土叽咕(哨子)等,也称“耍货”“杂锦”。其中的戏曲人物“翁仔屏”的打泥片贴塑的技艺炉火纯青,贴、印、彩技法的有机结合,最具大吴泥塑工艺特色,亦曾对潮州枫溪陶瓷艺术产生影响。解读大吴泥塑:炼泥,一直以来大吴泥塑用的都是大吴村西面一片田地的泥土,当地人称“牛犟土”。艺人把挖来的泥土用大木棍反复捶捣、搅匀,然后切成一块块,堆砌在屋檐下或储藏室中,并用湿布或塑料薄膜盖住,保持一定的湿度备用;贴塑,贴塑是大吴泥塑区别于其它地方泥塑的最突出的特色。泥塑艺人吴光让说:“窍门就是要像裁衣服一样,剪出来要多大,衣服大概有多大,裁布料,再折衣纹,贴上去,才合适。”

潮州大吴泥塑的艺术表现手法有雕、塑、捏、贴、刻、印、彩,其中贴、印、彩的有机结合而形成了强烈的民族风格,是区别于其它雕塑和民间泥塑的地方艺术特色。大吴泥塑多取材于潮剧、民间传说和章回小说故事中的人物造型,以及人们生活中谐趣的人物情景造型,分为戏曲故事人物,脸谱、童头、木偶头、纱灯头,肖像,神、佛像,儿童玩具(也称“杂锦”)等五大门类。大吴泥塑制作工艺精细,在民俗活动中广泛使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大吴泥塑在历史上之享有很高的价值地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贴塑这门独特技艺唯大吴特有。 “贴塑”是大吴泥塑的最大特点,它浓缩了整个大吴泥塑的艺术精华。如塑戏剧人物,先塑制主身姿态,包括四肢,其次根据人物角色,单独塑其衣袍、帽子、头像、手掌,再把它贴上主身,所以作品从整体上看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贴塑工艺要求艺人不但要有非常精湛的技艺,而且还要有恒心,因为贴塑工艺在讲究技巧的同时,还十分耗时。

除了贴塑外,大吴泥塑在“着色”上也十分讲究的。艺人一般根据泥偶形象及人物性格特征为泥塑着上恰当的色彩,其中开眉点睛技术难度非常大,需要艺人从力度和速度、技法各个方面去把握。大吴泥塑的着色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不仅展现了它制作工艺的精湛,还凸现了艺人的独具匠心。

正因为如此,大吴泥塑在独具风格的同时,也显现了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劳动价值。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idowhatido

我的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goodmanIvan

我的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963345841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4155224.html

1001夜(2015-05-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