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蕲春
地处“吴头楚尾”,“以水隈多蕲菜(水芹菜)”而得名,取“蕲菜逢春”之美意,而“蕲”这个字,在古代还是草本药材的总称,当地有“世人都懂医,指草皆为药”之说。
在湖北蕲春,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医圣李时珍。他花费27年心血撰就的《本草纲目》是祖国医药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而李时珍正是蕲春人。
“李时珍不仅是中药之魂,也是蕲春发展之魂。”
近年来,蕲春紧紧围绕“经济强县、医药名县、文化大县,打造健康之乡”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三区两带”发展战略,紧紧抓住转型发展这根主线,充分发挥李时珍人文资源优势,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医药特色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并收到了显著成效。
坐拥金山,不再视而不见
作为“医圣故里”,蕲春还有“医药之乡”的美誉。不了解的人会以为“医药之乡”的名头,是因为李时珍的缘故,其实不然。《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仅蕲春境内的地道药���就占1000多种,其中野生药材900余种,人工种植药材100余种。除此之外,蕲春自古就有着良好的医药传统和氛围。
早在宋代,位于古蕲河入江口的蕲口镇就已是“民居繁错,蜀舟泊岸甚众”,成为古时蕲州的商业门户,也是长江中游的药材贸易中心。大诗人陆游从绍兴赴夔州任通判,曾路过蕲口,由一位熟人带领,不但游览了蕲口镇的街市,还在这里购买过炮制精细、包装讲究的中药,并将这一切记入了他的那本《入蜀记》。明清以来,这里一直产名药、出名医、兴药市,甚至有了“药到蕲州方显奇”的说法。
但是,在近现代,蕲春医药的发展却滞缓了。长期以来,由于药材种植大都局限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效益低下,致使当地药材种植规模日渐式微,正所谓“坐拥金山却捧着破饭碗”。
转机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蕲春县委书记的刘友凡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做好李时珍文章,高昂医药经济龙头”的“医药兴县”战略。由此,1991年秋,蕲州举行了“首届湖北蕲春李时珍药交会”,1993年,“首届湖北省李时珍医药节”在蕲州举行。这之后,蕲春的医药发展迎来了她的第二春,蕲春的县域经济也步入了后发赶超的正轨,并渐行渐快。
如今,经过几届领导班子的呕心沥血,蕲春的医药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显示出蓬勃生机:全县药材种植面积已逾15万亩;拥有全国17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的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建成了年产值达10亿元、生产中成药品种28个的李时珍医药集团;融医疗、文化、保健、运动、休闲于一体的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也正在建设之中。
医药特色经济是希望所在
在蕲春本草纲目生物科技园,还看见了“蕲春四宝”———蕲艾、蕲竹、蕲龟和蕲蛇。据了解,“四宝”之一的蕲艾还申报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果成功,它将成为该县继“蕲春珍米”之后当地的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自2006年,蕲春县承担了湖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蕲艾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了8万亩蕲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全县9个乡镇120个行政村4万多农户开始规模种植蕲艾。2009年,该县还专门组织专家对蕲艾开展道地性研究,并在全县普及推广《蕲艾种植技术地方标准和操作规程》。实施标准化种植后的蕲艾,较自然状态下亩产量由20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总产量达到2.4万吨。
这就是蕲春人“做好医药文章,打造健康之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蕲春县委、县政府一直在坚持不断地拓展医药经济的内涵,延伸医药经济的外延,丰富医药经济的产业链条,实现医药经济的战略性转变。
“我们要站在医药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着眼于医药经济战略性转型和价值升华,大力弘扬中华养生文化,打造健康之乡,这既是我们最近几年取得的成功之处,也是未来蕲春发展的方向。”蕲春县长徐和木停顿了片刻说,“医药特色经济是蕲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蕲春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所在。”
蕲艾仅是一个案例。该县正在着力推进中药材生产板块建设,突出蕲艾、栀子、百合、紫苏、丹参、葛根等道地蕲药,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实行“公司 基地 农户”等模式,加快建设一批道地中药材GAP示范基地。
如今的蕲春已初步形成了李时珍医药集团、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李时珍国际医药港三足鼎立,中药材生产、医药工业、医药物流、医药文化、健康旅游“五位一体”的医药产业化格局。
如今的蕲春,15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年产中药材达6000多吨,已形成蕲艾、丹参、百合3个省级中药材GAP示范基地;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现有医药企业19家,以医药加工、生物制药、医药保健品、药品包装为主的医药产业集群初显雏形;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的蕲州中药材市场成功实现异地扩建,整个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将超过40亿元。
经营好“李时珍”品牌
“李时珍品牌至少值2000个亿。”湖北省长李鸿忠的一句话,道出了蕲春医药产业化的巨大价值潜力和光明前景。
“而实现这一价值,就必须走品牌化道路,只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才称得上产业成熟。而要品牌化,就必须有自己的工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作支撑。”徐和木说,“从这意义上讲,经营好‘李时珍’、发展医药经济是实现蕲春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选择。”
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在规划定位上突出发展医药产业集群,重点引进中成药、生物制药、保健品和化妆品,以及与医药产业相配套的市场、仓储、物流等方面的项目。该园区紧紧抓住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蕲春县签约合作共建蕲春现代中药科技园的重大机遇,探索产业园区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去年,园区已实现企业总产值18亿元,成为湖北省52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
目前,蕲春正大力推进医药工业板块建设,该县以李时珍医药集团为龙头,不断加快本草纲目生物科技园项目建设进程,形成了集药品生产、GAP药材种植、科研教学、旅游观光、医疗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医药产业集团,并带动了一批医药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了医药工业的发展提速。
而规划面积400平方公里、总投资40亿元的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则集健康产业、医药文化、健康医疗于一体,把握了以人为本、崇尚健康的价值取向,抓住了健康养生这一朝阳产业发展机遇,添补了医药经济高端产品的空白,也将带来蕲春医药经济发展史上的又一次深刻变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