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客家文化

家乡区县: 江西省龙南县

客家文化
编辑

龙南,属典型的纯客家县。龙南的人民,历来勤劳智慧,厚道朴实,热情好客,与人为本,与善为德,民风纯朴,在四时八节、民间喜庆及日常生活中,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了中原唐宋时期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语言特色,弘扬了客家精神,秉承了客家文化,展现了客家风貌。龙南山歌“过山溜”音调高亢激越,节奏明快自由,采茶歌舞诙谐活泼;龙南人崇古敬祖,讲究长幼有序;有“酿豆腐”、“捶鱼丝”、“小炒鱼”等客家美食。[12]
客家围屋
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龙南的围屋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属世界之最,是研究客家民系社会史和文化史极其宝贵的物证。龙南现有376座围屋,遍布全县,而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乌石围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和“建筑教科书”。关西新围和燕翼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2]
杨村端午龙舟赛
杨村端午龙舟赛,起源于明朝弘治年间,龙南县杨村镇,古称太平堡,居住着客家人,他们每年端午都要举办龙舟赛盛会。杨村龙舟赛是杨村镇独有的一种端午民俗,龙舟赛是在面积15亩的池塘里举行,随着五百多年的流传,形成了祀奉龙神、请龙神、龙船会、扫邪、决赛、游船、龙神归位、送游船鸭等为一体的独特的传统龙舟民俗文化,成为赣粤两省三县五乡一场端午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传统民间活动。[13]
龙南客家围屋文化旅游节
“中国·龙南客家围屋文化旅游节”由中共龙南县委、龙南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龙南县委宣传部、龙南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办。自2008年开始每年10-11月份在龙南县龙翔广场举办一次。随着中国·龙南客家围屋文化旅游节不断发展,逐步提高,不仅成为集中体现龙南客家围屋文化品位、开放意识的文化盛会,成为赣州地区知名的品牌性节庆活动,也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大型节庆活动。每年的文旅节开幕式都会邀请到众多海内外著名歌手、主持人、歌舞团等文艺界人士参加。[14]
10名胜古迹
编辑

小武当山

位于
小武当山(龙南)
小武当山(龙南)(40张)
赣粤边界105国道旁,是典型的丹霞风光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为13.5平方公里。99座石峰构成“武当胜地”、“叠翠霞谷”、“南海行辕”三大区域,八大主景,五十四处景物景观。[15]
九连山原始森林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连山生态旅游区,位于小武当山风景区西南侧约30公里处,距县城70多公里,总面积21300公顷。区内保存了丰富的亚热带低海拨特色的珍稀动植物物种,是全国重点观鸟区之一,江西省唯一加入中国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16]
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龙南关西)
关西新围(龙南关西)(20张)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建造于清嘉庆年间,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为完好、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围屋。[17]
龙头滩瀑布

风景区距县城7公里,沿桃江漂行40分钟,滩头登岸处,巨石壁立,江水从石峡中奔腾直起,卷起千堆雪,蔚为壮观,人称“龙头雪浪”。矗立岸头的“龙王爷”和“风、雷、雨、电”四大护神画像,神情毕显,栩栩如生。过庙入阴阳峡谷,穿翠竹曲径,便见数十米高的泉水,依山势,飞泻而下,气势磅礴,《郡县释名》中记载:龙南“以县在百丈龙潭之南,故名”。[18]
杨村燕翼围

燕翼围
燕翼围(40张)
全国重点文物,建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320多年,为杨村赖福之所建,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是深谋远虑、荣昌子孙之意。燕翼围高14.3米,墙厚1.45米,长41.5米,宽31.8米,外墙厚实坚固、笔直矗立,如千仞陡壁。墙上布满火枪眼,东南西北四座炮阁交相呼应,可形成无射击死角的火力网。进围内须经过唯一的围门,围门设有外铁门,中闸门和内木门,只要围门一关,外人莫想进来。楼上有米仓,院内有水井。[19]
杨梅千年古树群

位于程龙镇,桃江河中上游,距龙南县城15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因1969年兴建牛迹潭电站,拦河筑坝,陡使水位上升,江面突增,形成湖中有湖、湖中有岛,碧波荡漾,情趣盎然的生态景观。两岸苍松翠竹、奇石古树,四季鸟语花香、绿茵苍翠,其丹霞风光,犹如人间仙境,被称为“龙南九寨沟”。[20]
汤湖温泉

位于城南17公里处的105国道旁。泉群在东坑小河中涌现,出露面积达200多㎡,可见60多个冒气水眼,自然排水量达600多m3/d,出水口最高水温可达73℃。泉水中富含锂、锶、氟、偏硅酸、氡等,用途广泛。
玉石仙岩

是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离龙南县城4公里,岩峰海拔307米,岩石全系石灰石,灿若白玉,故名玉石岩。内有一岩洞名玉虚洞,可容数百人,洞顶有圆形缺口,光线沉入如玉镜悬空,岩洞内有千姿百态的石钟、石笋,洞中有一井,称龙井,深不可测。游者试以糠投入,后见糠出桃江龙头滩,离岩已20多里。洞壁有明朝都御史王守仁等手书石刻43方,是珍贵的历史文物。[21]
客家酒堡

位于里仁镇新里村渔仔潭,距县城10公里。渔仔潭现有李、黎两姓农户28户,人口153人,是一个依山傍水、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古村落。渔仔潭围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200年历史,是由李姓先人种植淀坊(一种染布原料)发家致富后兴建。围屋南北长55米,东西宽45米,占地2475平方米,围内建有三层结构民房,共有住房126间,另建有炮楼四座,围墙四周布满枪眼,围内曾常年储藏可供居民3个月生活所需的粮食和米酒,是典型的防御型客家围屋。[22]
太平桥

太平桥
太平桥(20张)
太平桥位于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街道北面一公里许的太平江上,桥身设计独特,为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它紧联岚岭嶂和水口岭,是龙南县重点保护的文物之一。杨村太平桥,是典型的廊桥结构,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上层有四通凉亭,亭顶四周三耙飞檐相衬,桥跨两岸,宛如长虹,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被《世界桥梁大观》收录。已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程Cc(2015-05-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