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万五千万年历史的死火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距广州市68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西樵山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
东晋时,西樵山是全国道教中心之一,明清两代为佛道并存之地。明朝中叶,湛甘泉、方献夫、霍韬、陈白沙等在西樵山开坛讲学、研究理学,遂成为南国理学名山。保存有许多文物古迹:“白云古寺”、“云泉仙馆”,康有为少年时代读书的“三湖书院”、“奎光楼”、“逍遥台”等,还有不少碑碣、诗联、匾额、壁画、雕刻和摩崖石刻,西樵山的楼台、书院、寺庙、民居等建筑,具有岭南风格和地方特色。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离佛山27公里,东北距广州45公里,西樵山海拔346m,是一座古火山,山体外陡内平,状如莲花簇瓣,直径4公里,周长约13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有72座峰峦,以大科峰(海拔344米)为最高,群峰罗列、参差有序,九龙岩、冬菇石、石燕岩等峰峦,形态万千,西樵山最大的特点是“山里有湖湖里有山,水在山中山在水里”全山有16个岩洞,232个泉眼,28处瀑布,“飞流千尺”、“云岩飞瀑”最为壮观,山顶有3个“天湖”,动植物种类繁多,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观云海、看日出和避暑胜地,也是地学考察的好地方。
人文历史编辑西樵山是新石器时代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场和石器制作场,是华南地唯一大型古石器制作场,史学界称为“西樵山文化”。自古便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誉。西樵山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间大批文人学子隐居于此,故又有“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山也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代宗师黄飞鸿就出生于西樵山附近村落,现在的西樵山已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