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花鼓

人逢喜事精神爽,美好的心情用什么表达出来呢?苗族人民告诉你,打花鼓,心随鼓动,鼓舞人生!

不仅苗历新年“四月八”会有鼓舞上阵,正月初一至十五这段时间也会举行。这时正是苗家"正月玩年"的好日子,小伙在寨头大路上设卡摆鼓,男来女邀,女来男邀,对歌赛鼓,情趣横生,热闹非凡。意在烘托新春,让过路客人在"拦路鼓"面前人人分享平等,让懂鼓的和不懂鼓的客人顿足于拦路鼓场,相互闹春玩年,图个愉快吉祥。不少恋人、情人就是在这种场合下相好后结伴成百发夫妻的。

松桃苗族花鼓动作套路繁多,现今盛行一百多种。动作大多是表现祭祀、劳动、生活、武术和摸仿动物形态的。松桃苗族花鼓的形式,主要有两面鼓、四面鼓和八面鼓三种,两面鼓除中间固定一人打鼓点外,其余两头,对打,也可以男女四人双打。四面鼓又称八音协奏,是松桃苗族花鼓鼓中之王,也是松桃苗族花鼓艺术的主要象征。表演动作繁杂,难度较大。表演的人有四人的,也有八人的。四人表演,每人打鼓一方,要求鼓音、鼓点、节奏、动作都必须一致,快慢协调,不时绕鼓换位,繁而不乱。八人表演则每方二人,一时打击鼓面,一时又以两人并肩动作;四方八人的舞步必须彼此对应。四面鼓是由两面鼓衍变而来的。四面鼓场面恢弘热烈,气势博大,彩绸交织,五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激动不已,流连忘返。

八面鼓面世于松桃民族中学举行的大型文艺晚会上,刚面世就引发众人惊叹,恢宏壮观的表演场面,姿态万千,酣畅淋漓,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雄壮浑厚的鼓点,幻化万方的节拍让人如醉如痴。此鼓是根据松桃民族中学校长滕建勋的创意,经刘国松老师设计,由第六代鼓王龙求正及第七代鼓王龙云辉父子潜心研究开发出来的。此鼓属世界首创。鼓身直径5米,高1.1米,周长15米,是一个组合形式的大圆鼓,组合起来粗看是“八面鼓”,细看则是“十六面鼓”,需32人同时演奏。

松桃苗族花鼓舞,节律明朗欢快,配合缜密大方,动作丰富优美,格调古朴新颖。被中外学者和游客称赞为当代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表演足迹遍及神州大地,蜚声海内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曾在海内外的许多次大型活动中表演过,得到中外观赏者的赞誉。受到过李鹏总理、乔石委员长、李瑞环主席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自1989年起,随省和国家有关艺术团成功地出访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并先后参加了洛阳国际牡丹花会、西南灯会、上海浦东国际旅游节等大型活动演出。近年来,松桃苗族花鼓舞,在北京的野山坡民族文化村、深圳中华民族文化村、贵阳红枫湖民族文化村以及广州等地的文化村或旅游圣地或常驻演出或短期表演。在本县接待了大批的中外客人,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为促进松桃县的改革开放和松桃县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风雷(2015-05-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