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荔冬枣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g左右,果面平整光洁;果皮薄,完熟期呈浅0状赭红色;果肉乳白色,口感细嫩酥脆;口感甜香。
2,内在品质:鲜枣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A、B、C、P等多种维生素,可溶性固形物34%~38%,维生素C3平均含量52mg/100g,堪称 “活维生素丸”。
3,产地自然环境: 大荔冬枣生产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东部,该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光照时数2385.2小时,全年≥10℃有效积温4312℃,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514mm,无霜期212天,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以粘质壤土为主,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冬枣的种植。
4,“一防二保三促”栽培技术: “一防”:萌芽期防绿盲蝽。萌芽前喷3~5次波美度石硫合剂或600~800倍松脂酸铜;萌芽期喷70%吡虫啉7000倍和1500倍菊酯农药混合喷雾防治绿盲蝽。
“二保”:保花保果。盛花期喷赤霉素20mg/L加0.1%硼砂加3000倍爱增美(丙酰芸苔素)结合“开甲”提高坐果率,座果后采取摘心、疏果等措施保果。
“三促”:一是促果实膨大期,7~8月硬核期后,亩追施磷钾肥50kg,并灌水促进果实膨大;二是促果实提前成熟,膨大期后采取“控氮补微增磷钾”的方法促进枣果提前成熟;三是促树体营养积累,采果后及时施用基肥,亩施2500kg有机肥和100kg磷酸二铵,促进树体营养积累,为来年丰产打好基础。
5,红枣天然资源库: 大荔枣的栽培历史悠久,西汉时,大荔县沙苑一带就栽植有枣树。清乾隆时,凿井灌田,已具规模。现今沙苑一带,桃、李、枣、杏等各类果树遍地,且红枣的原生珍贵品种就达42个,这在全国枣区十分罕见,加之近年间引进的多个品种,大荔已然成为中国的“红枣种质天然资源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