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的烤红薯

家乡区县: 青羊区

在城市里,每次在大街小巷看见推着小车卖的烧红薯,都能很深的感触到自己在家解馋的回忆:童年和小伙伴,少年和同学,还有现在每次回家总爱和兄弟几个到野外去烧红薯吃的日子。
我们这些八十年代初出生的人,正值当时改革开放才刚开始的几个年头,农村也是才刚刚放宽政策实行包田到户搞单干,所以平日里我们这些农家孩子便没有什么东西填肚,零食那更是没法想的。于是村里的,邻村的孩子就经常凑在一起玩耍,一起找些生的、野的、烧的东西来解馋。烧红薯是我们最喜欢的,最兴奋的事了,那是我们的节日啊。每次烧红薯的时候,红薯刚从火土堆里拿出来的时候,四野便满是溢着那喷香的味儿,很让人是禁不住就流出口水来的。

记得那时的小伙伴里,有个叫老安的,年纪比我们大一两岁那样,是我们邻村的,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的孩子里是比较有威信的。经常是他带着我们五六个伙伴到附近的山林里去玩耍,去捉鸟儿,也是去那里烧红薯。生红薯一般都是自家带的,偷得时候很少。不过是轮着的,这次我拿了自己家里的,下次就拿你们家里的,这是自然而然的约定。

每次去是头一天就约好了的,除非是第二天下雨了,那时没有办法的,老天爷不长眼啊。第二天六七个孩子便一起带野外去,山林里或者是到很远的没人耕种的野地里去,不过经常去的是山林,因为到那儿去的话不用带柴火去,十分的省事。到了林子里,便是由老安分配着大家做事,有的人挖坑,有的拾柴火,有的拣树叶。大家是各干个的事,都是为着做自己和大伙儿吃的,也就十分的卖力。土坑挖好了,柴火捡回来了,然后是围着土坑垒土窖。

这样的土窖是搭建成蜂窝状的,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活,所以一般是老安和几个稍大的伙伴负责。老安,年纪比我们大,那是事实,但他真正令我们佩服的是他的垒土窖的技术,因为这他也就成了我们真正的老大。黑黑的圆脸,平日里他又习惯带个旧军帽,因此在那小小的军帽的衬托下,老安的脸显得十分的大。不过老安常是一脸正经的,大伙儿都说他有做头的样儿。这也就是我们的老安。

张文骏(2015-05-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