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洲上一锦绣

家乡区县: 吉安吉州区

  白鹭洲书院的创立,是在南宋淳祐元年(1241),吉州知府江万里见白鹭洲江水环绕,青翠雅静,是读书讲学,著述论理的好地方,又因吉州是理学先驱程颢、程颐的过化之区,而江万里自身又是理学大师朱熹的再传弟子,为景仰先贤,阐扬理学,培育人才,白鹭洲书院便诞生了。

  “七百多年来,白鹭洲书院学业兴旺,人才辈出”。导游那厚重的声音,无疑是对书院“业绩”最真诚的肯定。是的,这里曾云集了当时国内很高水平的教育家:书院的奠基人江万里、宋代著名教育家欧阳守道、明代“天下第一清廉”的汪可受、清初著名文学家施闰章、清末教育家、文学家刘绎等一大批“先豪”。而它培养出来的“栋梁”更是可以列出一份令人叹为观止的名单: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学家、诗词家刘辰翁,忠节名臣邓光荐,以掩护文天祥避难而被元兵烹死的刘子俊,父子四人全部为国捐躯的刘沫,被元兵俘掳后绝食八日而死的罗开礼,生祭文天祥的王炎午……听着这些熟悉的历史人名,能不对书院肃然起敬?走进山长厅,我已成为一名虔诚的“生童”。山长讲学,主讲线索,提纲挈领,提出重点以发挥,设疑难于学生揣摸,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探索。师生之间也可以质疑问难,提出异同见解。我在想,这种开放的教学方式,今天我们不正在提倡么?然而,早在几百年前的白鹭书院就出现了,实在是值得自豪。

  祭祀先贤是书院教学的另一种方式。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道”非空洞之物,玄妙之辞,文明史所有阶段的文化之精萃,便是道。漫步移进,呈现眼前的是孔子、文天祥祭祀台,配祀六君子,庐陵四忠一节。北宋的理学先驱、大思想家、教育家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朱熹,便是六君子。正直敢言,见义勇为,犯忤权贵,排击奸佞,有果敢之气,刚正之节的改革家欧阳修;勤奋治政,处事有谋,言事不避权贵的大学问家、政治家周必大;积极主战抗金,与秦桧作斗争,坚贞不屈的爱国名臣胡铨;“方心斗胆”,威武不屈的爱国志士杨邦乂便是“四忠”。“一节”即积极抗金,为人志坚节定,不苟合求荣的杨万里。 面对这些豪杰,怪不得文天祥入书院,概然誓言:“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表示死后不能进入庐陵忠臣行列,为国建功立业誓不为人!可见当时这种教育形式的感染力是多么强大。

雄居洲北端的风月楼,是书院生员、文人墨客登临吟颂之处。三层方形建筑,楼顶雕龙画凤,层楼飞檐,雄伟壮观。当代陈运和到此写诗称“绿羽毛的白鹭洲,千年白鹭没飞走;青史筑鸟巢,赣江水挽留。但愿在此情长久。月色泛白岁月远,竹木成碧今日秀;文赞云章阁,诗吟风月楼。状元文山抒衣袖。书院不老人亦老,时代题词笔在手;理学出新景更新,寻古生意占鳌头。庐陵文化尽锦绣”。

AmonCiyo(2015-05-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