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回自己的母校了,我矗立在某所学校的操场上,记不得我这样有多久了,五年?十年?二十年?或许更久。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四季,看着眼前不断有新的旧的面孔在穿梭。假如我是一颗梧桐树,假如我是一颗黄色的梧桐子。
现在是一个还未下雪的冬天,不过南方的冬天就看不到雪!我孤独地站在操场上,感觉自己与众不同。我看见我身后山上的那些树,郁郁葱葱,一片绿海,只有我身边的这颗已经变黄因为我是梧桐。曾经,这里有很多树都和我一样,到了秋冬之季便一身金黄。但是我曾经听人赞美我的潇洒与慷慨,一到秋天,该变黄就变黄,该落叶就落叶;不像山上那些树硬撑着,矜持着,就是不肯褪去他们一身的绿。听到这些我很高兴,高兴我与众不同,我就是我,一棵黄色的梧桐。落叶归根一起缘于尘埃!
其实我也有绿的时候。一到春天万物复苏,我从沉睡的冬天醒来,欢喜地挤出嫩绿的新芽,然后我看着他们长大,像一只只手掌爽朗,使人感觉到青春和阳光。当我感受到秋天的召唤时,我便一片一片洗涤身上的绿,开始把能量集中到梧桐子上,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洒脱,然后下起梧桐雨的,飘渺而唯美。当风起的时候,我目送着我的树叶们像蝴蝶般飞向远方,等他们离去的时候,我知道,冬天已经来了。冬天来了,山上的树仍旧是绿,而我,却连一片叶子都没有。南唐后主曾在某一个凄凉的夜晚吟诵:“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可是我不孤独,漫漫寒冬在南方我没有皑皑白雪陪伴着我,依偎着我,但是在校园里的我还不忘露出些许我独特的黄。
每当读到温庭筠之“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时,心神俱不由为之一震:寥寥数笔,温公就活灵活现的写出了愁的频率。三更的雨,敲打着梧桐树的叶,一声声,一声声,多么像朋友临行时的叹息!梧桐之叶子,就似送行的主人,在聆听并且亲感着朋友即将远行时的莺莺话语。“离情正苦”,可不是,它在一点一点的刺痛着双方的心,就像雨打梧桐叶一般,淋淋漓漓,不留一点余地。离愁被描绘到这般境界,温公的笔法,可谓高明之极也。
说到梧桐,就想起秋,说到秋就想起愁!愁是秋天的心情,梧桐子的世界里开端也是彼岸!
梧桐叶子落了,我也时不时的掉落调零,我是一片梧桐叶,我是一颗黄色的梧桐子。
世说心语:“翻翻自己的以前投过的稿子,突然感觉想起以前杂志社的那些朋友!不知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读到温庭筠的《梧桐子落》之“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时,心神俱不由为之一震:寥寥数笔,温公就活灵活现的写出了愁的频率。三更的雨,敲打着梧桐树的叶,一声声,一声声,多么像朋友临行时的叹息!梧桐之叶子,就似送行的主人,在聆听并且亲感着朋友即将远行时的莺莺话语。
“离情正苦”,可不是,它在一点一点的刺痛着双方的心,就像雨打梧桐叶一般,淋淋漓漓,不留一点余地。离愁被描绘到这般境界,温公的笔法,可谓高明之极也。
翻检古卷,只要稍用些,你就会发现,在写“愁”的诗词了,以“梧桐”为主要意象的还真不少,譬如李清照之《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后主之《乌夜啼》“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此二首是写愁的名篇,千古流传。
有人说,李后主之离愁表现的是“愁”的韧度,而李清照之“愁”,与温庭筠一样,表现的是“愁”的频率。但无论韧也罢,频率也罢,它们却都以梧桐为主要的意象。梧桐者何也?《说文》释曰:梧:梧桐木。从木,吾声;桐:荣也,又‘荣:桐木也’,则桐一名为“荣”;梧桐,皮白,其花五出,子如珠,簇生,作圆锥形,果实未熟即裂,因有结籽叶上之说;其木质优,堪作琴瑟。如此一观,则李后主之词里的“梧桐”,大抵就不只是形影毕真的树,而是借指梧桐木做成的琴瑟了。在清秋的夜晚,词人愁苦难当,便独上西楼,用琴瑟奏曲聊以自慰,但深院高墙,他的琴声又能传出多远、又能被几人而闻到?词人原想借曲消愁,却不料反而愁上加上加愁,的的确确是“剪不断,理还乱”了!有人会说,词中的“梧桐”只是作者的拟人化,是作者在寂寞中的自我寄托,但相比之下,这有形的愁就明显的要消瘦许多了,不及那“抚琴消愁愁更愁”的朦胧意境远矣!
再如温词,雨打桐叶一声声是一种景象,反衬“离清正苦”,其另一番意味则还在于梧桐果实未熟即裂而落这一层上。词人与朋友相逢,谁料盘桓还未尽兴,就不得不又要离别,就如那梧桐子一般,“未熟而裂”矣!人生相逢,无论是萍水偶遇,还是世交夙缘,尽兴应该是最佳的境界,但往往,俗事烦扰,使之不得不匆匆一遇就互为过客,留下许多深深的遗憾。“离清正苦”,何况,还在淅淅沥沥雨打梧桐叶的三更天!
写愁是我国古诗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而在愁绪绵绵的意境中,寂寞梧桐的形象又屡屡出现,除了以上几例外,还诸如苏东坡《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白朴《梧桐雨》中[蛮姑儿]“惊我来的又不是楼头过雁、砌下寒螽、檐前玉马、架上金鸡,是兀那窗儿外梧桐上雨蒙蒙。一声声洒残叶,一店店滴寒梢;会把愁人定虐。”……由此观之梧桐与“愁”的缘分,由来已久了。这里面,除了明朗的雨打桐叶愁上头外,更多的应该还寓于“梧桐嵌丝弦,一抚愁更愁”与“萍水相逢匆匆过,交未尽兴裂桐子”中。中国古诗词讲究意境之深远,所以,如此理解这其中的“梧桐”之意韵,感悟应该更能形象具体些罢!
梧桐子的时世界,梧桐,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看见东边的太阳缓缓升起,破晓的刹那,阳光刺痛了眼睛。虽然我不喜欢阳光,可是还是将嘴角轻轻向上扬;看见春天梧桐树枝头爆青了,那么美,瞬间心仿佛被刺了一下,可我还是凑上前,微微笑吻着它的容颜;看见孩童在一起嬉戏,我念着我的童年,我的童年,逝去了,我不自觉的也跟着他们手舞足蹈。当我看见梧桐树上枯黄的叶子疯狂的掉落时,用笑脸代替忧伤;当我看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凄惨时,用笑脸代替同情;当我看见成绩单上不尽人意的分数时,用笑脸代替无奈。......
满地的梧桐花,满地的忧伤。满地的淡紫色,满地的冷色调。喇叭似的的花朵,朝着我,无力的趴在地上,那么凄凉。仿佛要向我诉说什么,却发不出声。我挥一挥手中的扫帚,将她仅存的那点骄傲挥到千里之外,微风徐徐,眼前无数紫色裙摆飘飘摇摇。为什么心,痛了一下?错觉?我拿着扫帚,站在一片紫色花海里。
一棵光秃秃的梧桐树,孤零零的伫立在漫天飞舞的雪中,一个寂寞缠绕的女孩站在梧桐树旁边。悲伤如潮水漫延,漫延......她们,无处可逃。
梧桐啊梧桐,为什么事过境迁总是惹人愁?为什么明明不停笑的人,却如此孤独?为什么你这么高大,我却看见了一种恐惧?
哦!梧桐,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