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载,在一张白纸上,禺山高级中学绘就了广东名校的蓝图。肩负着创建教育强区的使命,“禺山”人付出了汗水、艰辛,也分享了成功与喜悦。天道酬勤。面对社会各界的期望,承受创业时的重重困难,“禺山”人创造了教育界的一个奇迹。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教育先进单位、广州市高三毕业班工作一等奖——这些荣誉,都在 2004 年这短短的一年内取得,光环和辉煌的背后,有政府坚强的后盾,渗透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殷殷之情,还有全体师生的努力和拼搏。
历史悠久的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前身为番禺师范学校, 1906年创立于番禺学宫,2000年7月转制办普通高中。从这里走出的著名校友有国家领导人王首道、革命志士毛泽民、 抗日烈士王文山、岭南画派画家叶少秉、教育家刘秉衡、音乐家周国瑾、文学家陈残云、医学家罗力生、材料科学家 黎樵燊等。
由区委、区政府投资 1.5 亿元建成的校园,办学规模 60 个班,占地面积 165 亩,一条河流贯通南北,两座小桥连接东西。河东是运动区,河西是教学区和生活区。“小河静静流,微微泛波浪。” 一河、两岸、双桥,书香、舞影、琴声,这里科技与艺术相融,人文跟自然和谐,紫荆花香满径,棕榈玉树婷婷,校园流淌诗情画意,处处彰显岭南校园魅力。交通方便,学校坐落于番禺新城市中心,东临南区公园,西接贯通南北的西环大道,北靠风光旖旎的西丽大桥。有 6B路、 15路、7路等公交车直达,交通便利。具浓郁的现代化气息:行政办公楼、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艺术楼等建筑楼廊相连,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美轮美奂;学校拥有 83 套先进的多媒体电教平台、近千台电脑和 700 多万元的校园网系统,教师办公每人一台电脑;有计算机专用教室6间,语音室3间,电子音像阅览室1间;有全省一流的生态标本室,有先进的天文馆、历史室、地理室、科技室,有功能齐全的演艺厅;图书馆藏书丰富,有各类图书 16 万余册;体育场馆宽敞充足,有 25 × 50 m标准游泳池、标准足球场、标准的 400 m塑胶跑道和建筑面积达 2261m2 的体育馆等,教学区、运动区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学生宿舍空间开阔、干净整洁,电扇、电话、冷热水冲凉房和多功能铁床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两个学生饭堂宽敞明亮,可同时容纳 3000 人就餐。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导室彭卓平主任在视察学校后高兴地说:“没想到番禺有这么好的一间学校,设备设施全国一流,希望尽快办成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