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姑孰不复苏

家乡区县: 安徽省当涂县

      姑孰是马鞍山市当涂县的历史称谓,当涂县出土的姑孰城城墙砖有“黄武”的年号,“黄武”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的年号,“黄武”元年是公元222年,由此推断姑孰镇在2000年前就是城市了。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姑孰城在公元317—323年就有相当的城市规模了。《晋书》记载:“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敦移镇姑孰。”敦指的是东晋大司马大将军王敦。此外还有南北朝时期东晋大将军谢尚在采石地区修筑“月牙城”也叫“谢公城”,这也是有历史文献记载的。
悠久的历史不单单指这座城市古老,还指这座城市的雄伟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大家都知道姑孰镇是千年古县治所(县政府所在地),秦设立郡县,当涂属于丹阳县,含山、和县属于历阳县,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在姑孰镇设置了当涂县政府。
      从宋朝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在姑孰镇设立太平州州府起,元朝为太平路,明、清为太平府。当时的太平府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长达1000多年。那时候姑孰城很大啊,开始姑孰城跨姑溪河而建,城周长16里,当时的芜湖城周长才6里。经过宋朝不断修建,到南宋绍兴年间,太守杨绍云开挖护城河,城墙全部改为砖石,成为真正的“金城汤池”。到了明朝,因为太平府是大明朝的龙兴之地,府县不断修缮城市,在城南修筑了凌云塔、金柱塔,加上县城北面小黄山上晋代的黄山塔,形成了三塔对峙的奇景。当涂人谦虚的很,但是说起家乡很自豪的一句话就是“当涂虽小三塔两浮桥”,登上三塔中的任意一个塔都可以看到三塔的雄姿。姑溪河上凌云山旁凌云大桥通车,从历史上看这是当涂县城第二次跨姑溪河建设新城。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城市的发展建设缺少历史知识和远见,古代姑孰城现在面貌全非了。山西平遥古城、湘西凤凰古城是古城保护建设的优秀范例。但是与这两座古城相比,姑孰古城就差的太远了,姑孰古城的六个城门楼,九街十八巷和府治衙门、县治衙门、提署衙门,已经不赋存在了,这是中国2000多年历史的一个缺憾
      千年姑孰不复苏,我们这些年轻人恋一点固化的文化都看不到,多么可惜啊!

大鼓在昆明(2015-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