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崔家峪豆腐是因为很长时间没有吃过崔家峪豆腐了。每年到这时节,我都会很自然得想起它,那洁白、柔嫩的崔家峪豆腐总会勾醒我肚子里的小馋虫,使我无限的怀恋起来。
此地豆腐用酸浆点,不用石膏或囟水,做出的豆腐纯香、鲜嫩、柔软。当地人吃豆腐喜吃鲜而热的豆腐,捣一些辣椒、把大块的豆腐斩成二指见方的小块,豆腐蘸辣椒,食之既辣又香,独有风味。
沂水沂水小镇里的人对吃也很讲究的,那时候的生活水平虽然不高,但烧出来的汤汤水水还是很像模像样的。手艺比起现在的饭店大厨一点不逊色,可能是那时的信息不发达、精神生活又比较匮乏的缘故;沂水小镇里的人似乎把心思都放在吃上了。我记得每到节日,特别是在传统节日里,家家都会亮出绝活把最好的菜摆在餐桌上,盛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就这样节日在美味佳肴和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悄悄过去了。
当然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崔家峪豆腐,这也是沂水小镇的一大特色。崔家峪豆腐都是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水就采用那条流淌了千百年的河水,刚出来的崔家峪豆腐就像出水的荷花一样洁白、无暇。每年深秋到隆冬时节是崔家峪豆腐卖得最好的时期,每到逢集时小贩们的吆喝声连绵不断,惟有买崔家峪豆腐的摊主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生意特别的好。崔家峪豆腐可以凉拌着吃;也可以炖着火锅吃;有着许多种吃法。
豆腐白嫩嫩的,看上去像宝宝的肌肤一样水嫩。摸上去细腻柔滑,只要轻轻碰一下就会支离破碎。豆腐很香,清腥的豆味,只要吃上一口就会让你回味无穷。豆腐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凉拌、可以红烧、还可以油炸。餐桌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豆腐制成的美味佳肴,有花生碎豆腐;有脆皮豆腐;还要红烧豆腐;麻婆豆腐……据说我们淮南每年的豆腐文化节仅用豆腐制成的豆腐宴就有上千种菜品呢!许多品尝过豆腐宴的人都连连夸赞我们的豆腐真是名不虚传。但镇上的人最喜欢的还是炖着火锅吃,从家里带来一只大海碗,往豆腐摊一站,摊主就会捋起胳膊上的衣袖,在特制的木框里捞起一大块崔家峪豆腐轻轻地放在碗里。也不秤、价格便宜而又公道。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摊主的胳膊冻得红红的,但嘴里乐开了花。家里有条件的可以在火锅里放一点肉末,没条件的就放一些蔬菜、作料味道也不错。漫长的冬季仿佛就在弥漫的热气中渐渐褪去,迎来了春天,迎来了勃勃生机和希望。
我在沂水小镇念完了小学和初中,因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离开了沂水小镇。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吃到过崔家峪豆腐了,去年中秋节,我再次踏上这片告别了二十多年的土地。已经是今非昔比了,那些古老的建筑再也找不到了,那些狭窄的街巷、还有那磨得光亮的青石板路也找不到了,崔家峪豆腐似乎也被沂水小镇上的人淡忘了。只有那条河还在静静地流淌着,在诉说着那些老掉牙的故事。泪水悄悄地从我的眼窝里滑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