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六

家乡区县: 包头市昆都仑区

 

莜面饮食制作技艺是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保护单位:固阳县文体广电局。

莜面是内蒙古阴山一带的特产,由莜麦加工制作而成。据《绥远通志稿》记载:“莜面,一种油麦,即燕麦也,旱瘠之地亦宜播种,山前、山后各县均广种之”。这里的“山”就是指阴山。固阳也被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为后山。清代乾隆年间,大青山放垦后,汉族群众逐渐定居下来,莜麦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上世纪的70年代末,常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

莜麦耐寒而畏霜,适宜在干旱贫瘠的地方种植,故有“开华铃铃多,霜打更结颗”的说法。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后山地区的农民就开始种植莜麦,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莜面制作工艺上有搓、推、捏、压、搅、揉等技巧。制作精巧,吃法考究,有“搓条条”、“推窝窝”、“捏鱼鱼”、“卷囤囤”、“包饺饺”、“炒快垒”、“烤饼干”、“压饸饹”等多个品种。食用上有冷调莜面、热调莜面等吃法。

莜面手工制作技艺具有工艺价值、历史研究价值、营养保健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当地劳动人民群众创造的智慧结晶,是一份极其宝贵的民间手工技艺。

姚佳慧(2015-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