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长安,是世界的朝圣之地。早在西周时,这里就筑城建都,确立了丰、镐二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咸阳原上大兴土木,建有“六国宫殿”,其规模宏大,蔚为壮观。接着,又在渭河之南建阿房宫,仅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尽管这一庞大建筑群半途而废,最终没有建成,但却极负盛名,且影响深远。
汉代的长安城位于今西安老城区的西北部,其规模达36平方公里,其中50%的面积都是宫殿建筑。主要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和建章宫等,这些由宫殿组成的建筑群,雄伟高大,气度不凡。尤以建章宫最为气派,有二十六殿,门阙和大殿台阶多用玉石砌成,其豪华程度可见一斑。
与汉代长安城巍峨的宫殿建筑相比,唐长安城建筑更为壮观,甚至是无与伦比。“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是诗人王维描绘当时长安宫殿建筑之宏伟气魄的诗句。唐长安城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达100多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壮丽的城市。全城为方形,城北的宫殿为中心建筑,宫城、皇城、郭城渐次展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长安城外东北角的大明宫,其建筑面积是明清故宫的4.5倍。其中,含元殿设计构思奇伟,全部坐落在15米高的墩台上,台基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殿阔11间;在殿两侧有飞廊连接着的翔鸾、栖凤两阁,其地基比大殿略高,形成了鼓风欲翔的态势;而殿堂的规模和气势也都超过了故宫的太和殿,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由于宫殿所处的龙首原地势较高,整座建筑又在墩台之上,所以,从丹凤门仰望大明宫,犹如在云霄之中。
在唐长安城的宫城和皇城以南,再往东西南延伸是外郭城。城内有11条南北大街,14条东西大街,共有110坊,整座城市东西对称,排列整齐,真乃是“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为种菜畦”。唐长安城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布局,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且对以后我国历代都城的兴建有着深远的影响。当时的日本、朝鲜等国都城的兴建,也都仿照了唐长安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