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名群众自发向凤冈县委大院走来,他们拉着横幅,拿着锦旗,敲锣打鼓。没有任何人组织,他们全都是自发来送别一位挂帮干部。3月10日,新华网凤冈网站刊发了《凤冈:千名群众自发欢送驻村干部陈华邦 》一文,一位挂帮干部离开,送别人群居然达到上千人,此情此景让人惊叹、感动,他是真正的好干部!
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是贵州省委着眼于推动农村跨越发展、同步建成小康,着眼于筑牢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着眼于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重大举措。2013年,贵州省委选派了3万干部成队建制集中帮促6000个重点村,2015年2月,第一批驻村工作已经落下帷幕,一年多的时间,挂帮干部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早已建立起解不开的浓浓“亲情”,离别时那一句句:“请你们不要走,记得常回来看看……”每一个字都戳中心扉。
一年的时间让干部与群众之间建立了感情,他们赢得了群众的认可,用行动替群众排忧解难,所以群众才会对干部的离开而依依不舍。
文中的陈华邦无疑就是这样的干部。他的“魅力”来自于他默默无闻的奉献。作为是贵州省监狱管理局警务督察处副处长。2014年2月他来到凤冈县担任副队长负责全县驻村帮扶工作,同时挂任凤冈县委常委、副县长。他真情听民声,真心解民忧,真抓帮民富。在日常工作中细致入微地关心身边群众,时时处处给群众搭一把手,被村民当作了自家人。他积极协调群众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了让村民走上致富路,他深入了解村情,积极引进项目,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他为群众做得更多,也付出得更多。带病工作,深夜走访,事情没做完连觉都睡不好,为群众的事情“跑断了腿”。
由此可以看出,一年多以前党中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是一项非常正确的做法。之所以这次干部下基层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其原因不言自明。这次的干部下基层,不仅有严格的制度进行约束,而且还进行了严格的监督,防止有人走过场,不动真格替群众解决困难。人心都是肉长的,下基层干部能够做得很好,群众又怎么舍得他们离开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