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在黔南——米酒

家乡区县: 贵州省都匀市

苗家米酒是苗家当地用当地特产的糯米为原料,用苗家世代相传的古老方法酿制而成的美酒。酿制的酒中,质量最高要数“重阳酒”为传统的窖酒。其制作很讲究,系用上好的糯米蒸熟作母子发酵成甜酒,另酿制度数最高的头道酒掺入甜酒中去泡,便成酒性纯正,酒色泽棕黄,状若稀释的蜂蜜,香味馥郁、青甜爽口。若窖在地里,时间越长,酒性更为纯正。
苗族很早就掌握了酿酒的技术。因而形成了饮酒嗜好之一,大部分农户都能自制酒,自酿甜酒、泡酒和烧酒,但以烧酒最普遍,在苗族社会中,酒的用量是很大的,如建新房、过年过节、婚、丧、祭神、敬神、敬祖宗等,都要用酒,特别是做重活,放工时餐餐离不开酒。一般成年人饮酒居多,妇女平时虽不饮或少饮,但遇有宾客来到,或者喜庆之日,家中主妇也以酒相敬,客不饮或饮不力,主人怫然不快,客人不醉不罢休的心愿。因此,即使自家不能喝,也都自酿一缸储存待客。
苗族人民秉性豪爽,热情好客,酒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待亲朋的佳品和桥梁,每逢客至,常用自酿村醪,以飨宾朋。他们感到无酒不成礼仪,菜肴即使丰盛,无酒主人则感到怠慢了客,不成敬意。俗语说:“酒吃人情肉吃味”,重酒不重菜,只要有酒即使只有酸汤菜或一碟辣椒水都行。客人喝口寡酒下肚也是满意而归。酒席间,主人殷勤劝酒,当客人接过酒碗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时,主人便喜笑颜开,热情地跟你攀谈,若客人不饮或饮之不力,主人会豁然不快,总之,来客必有酒待为贵,因而苗族人民创造发明了牛角酒、栏路酒、双脚走路酒、团圆酒、祝颂酒、交怀酒、送别酒等等独特的饮酒礼节。长辈、客人先饮是通常的礼节,交怀对饮,换盏添兴是一般规矩,劝酒时,常引吭高歌助兴,抒发彼此间的感情,或叙述族源、史实、歌唱丰收等等,有呼有应,有领有合,唱一首,对一曲,谁唱输谁就喝上一碗,彻夜不眠,通霄达旦。
在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时,主人家会搬出一个装有十多斤酒的坛子,坛子口用红纸层层密封,里面装着的是主人家里自己酿出的陈年美酒。这种酒一般酿好后埋于房前屋后的地中,只有是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客人来了,才从地里掘出,摆在门口。喝的时候,也不须将红纸取下,更不会用碗装,而是将一根2米多长的中空竹管直接插入坛中,这样喝到的才是最酿最香、原滋原味的米酒。不要小看了这样的喝法哟!急性子的人会猛吸一大口,立刻就会被浓浓的米酒呛得大声咳嗽;慢性子的人吸了半天,却一滴酒也吸不上来,脸敝得象关公;只有不慌不忙的人,才会先长长地吐一口气,然后一点一点地将酒吸上来,细细地品尝。
苗家的米酒起初喝时淡而无味,然而过不多久口里就会感觉到淡淡的酒香。此时喝酒的人,最容易激起豪情,直端起大碗猛吼:来,干!干!干!!只觉得喝酒比喝水还要顺口,简单。不过一般好景不长,苗乡米酒最讲究的就是后发制人,那消一刻钟功夫,酒劲就会反弹上来。只见当初豪情之人一个个好似下水的面条--软下来,酒量好的,还能勉强坚持坚持,酒量差的,就只能被热情好客的苗家主人扶进内屋,鼾然入梦了。
营养分析
1. 米酒营养成分与黄酒相近,乙醇含量低。但是可为人体提供的热量比啤酒、葡萄酒都高出很多倍;
2. 米酒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米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数倍,为世界上其它营养酒类中所罕见的,因此人们称其为“液体蛋糕”;
3. 江米经过酿制,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给坐月子的产妇、大病初愈者食用江米酒的风俗;
4. 江米酒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温寒补虚、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环、润肤等功效。米酒酒精含量低,但“后劲”足,不可贪杯。在糯米酒中打个蛋花或加入适量红糖滋补效果更佳。

我的能力秀首页:http://www.wm23.cn/qinpp
我的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29655710.html
我的博客首页:http://blog.sina.com.cn/mianbupan
我的微博首页:http://weibo.com/3815432056/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泡泡(2015-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