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当行君子之道

家乡区县: 贵州省凤冈县

古往今来,君子已成为中国社会普遍认同的人格形象,君子风范固化为朝野共同的精神追求,君子之道已然成为人们德行修为的价值轨道。孔子及儒家虽未对君子作出明确清晰的定义,但从其思想体系对君子言行的应然性要求来看,君子形象被刻画得有血有肉,十分饱满。特别是在《易传》的“象辞”中,有五十三卦提及君子应当遵循的道德修养及言行规范,从不同侧面、不同时空场景勾勒出君子品相。解剖君子之道,其本质特征、价值取向及精神追求与我们法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特别是在道德诉求和言行要求方面更是高度重合。可以说,合格的法官必须是君子,应有君子之风,当行君子之道。笔者试图从中撷取鳞牙片爪予以解读。

一、自强不息的生命特质

“乾卦”的《大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为《易经》第一卦,六爻皆为阳,属纯阳之卦,代表天道刚健,运行不停,生生不息。君子观此卦象,应当取法于天,学习天道,自强不息。法官作为司法的顶端,具有终极裁判权,承受着明辨是非,定纷止争的重任,担负着价值引领、行为导航的责任。首先要有旺盛的生命力。精力充沛方能智力充盈,乃能增强辨别力和判断力。其次要有巨大的冲击力。以坚毅克服慵懒,以果断战胜优柔,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勇气挑战困难,冲击事业的巅峰。第三要有强大的定力。居中裁判者,必先正其心,位子坐正了,尺子才能拿得稳,天平才称的准。如是,唯有内心强大,把持定力,方能抵御魅惑,抗阻压力,排除干扰,以公正之心行公平之举,践行崇高使命。相反,芸芸众生之中,平庸者皆因体力不支,精力不济,难以驱动四肢以劳力,不足以调动智慧以劳心;失败者盖因毅力不坚,意志不强,难以承受任重道远之责,以致半途而废,未达终点;贪腐者只因定力不够,内心软弱,难以抗御身外之物对欲望的诱引。对此,“困”卦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就是说本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坎为水。水渗泽底,泽中干涸无水,是困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处境艰难自励,穷困益坚,舍身拼搏以实现夙愿。

二、厚德载物的责任担当

《大象传》在解释“坤卦”时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代表地,坤卦六爻皆阴,属纯阴之卦。其卦象与卦义表明,大地浑厚宁静,地势平坦舒展,顺承天道,化育万物。君子观此卦象,应当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社会责任。清华大学把校训定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强调学生的使命与责任。

今日之法官,不仅仅是法律工作者,更是社会工作者。不仅仅承担以理服人的职责,更要担负以德化人的重任。是故,法官必须为德厚之人,否则,位尊而德薄,必然祸及人已。《易经》中有许多卦象要求人们修德进业。如“震”卦的《象》曰:“三存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意思是本卦上下卦都为震,震为雷。巨雷连击,是震卦的卦象。君子受此启示,应当有所戒惧,修省其身。“蹇”卦的《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返身修德。”即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艮为山,山石嶙峋,水流曲折,是蹇卦的卦象。君子受此启示,悟出行道之不易,从而反求诸己,修养德行。此类强调通过修德以成就事业,担当大任的内容,《易经》中比比皆是。

窃以为,法官应首修三德。一为良知。人无良知,有如禽兽,必定作恶多端。法官作为社会精英,理当在扶弱济困中表现司法良知,在裁判是非中展示司法良知。在惩恶扬善中彰显司法良知。二为诚信。“人无信不立”,乃千古之训。在当下诚信普遍缺失的社会语境下,重建诚信体系,法官应首当其冲,率先垂范,以自身的诚信品格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在司法活动中更应恪守诚信原则,让当事人在诉讼中体验法官的诚信,让公众在社会活动中感受法院的诚信。进而树立司法公信,带动社会诚信的构建与完善。三为善良。人性本来善恶交织,世间从来善恶交错。法官当有善心与善行,在执法办案中心怀善念,哀矜勿喜;在人际交往中释放善意,成人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施以善举,助人为乐。“积善之家,必有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文言传》),我们当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语),吾辈当践之!

777444(2015-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