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口中美味,看手上功夫——手工油面

家乡区县: 湖北省罗田县

罗田人的心智和巧手造就了一种美味、一种艺术,现已成为罗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块招牌。

悠久、美味的手工油面,正在大别山南麓演绎新的传奇。3月27日上午,激越、洪亮的爆竹声中,一块“手工油面非遗传承基地”的竖匾在罗田县凤山镇六十石村10组挂起。63岁老农瞿礼庭沧桑的脸上,露出欣慰笑容。流传数百年的罗田手工油面,终于有了一块正式的传承家园。此前,它被省政府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手工油面,俗称盐面、挂面、喜面。它以优质面粉、食用油、精盐、水等为原料,手工精制而成,细若游丝,吃起来爽而不腻、滑而不糊、易于消化。过去,只有一些富豪人家逢年过节才吃它;现今,成为山区群众馈赠亲友的礼品和孕妇补品、沿海发达地区日常消费的名优土特产。

做油需要很多的工序,从头一天的下午开始在精制的面粉里加水、盐、油等材料,然后将面和好,到第二天凌晨3时开始,将和好的面浆,倒在面板上,搓成条状,俗称“盘条”。面块由大条搓成小条,一般要进行3次,每次间隔约30分钟,叫做“行(念“醒”)面”,也就是让面条发酵。“行面”之后,将面条环绕在两根长约50厘米的筷子竹上,再“行”约30分钟。然后当天将亮的时候再将面一组组,一条条的拿到外面面架上晒,上架的时候也很讲究,上架后要拉长,然后面干一定程度时又开始向上转成U型,呈优美的弧形,到了下午4点左右基本可以收面了,总之做油面是一项很复杂的的手工艺术。

罗田手工油面其实一点也不油,只不过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因为使用了菜籽油才得名的,这样制作出来的面条很滑溜,并且因为加入了盐,所以味道是很咸的,食用的时候是不能再放盐的。虽然经过了晾晒,但是彻底制作好的油面还是有点潮湿的。营养价值罗田手工油面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功效。1.补血益气:适宜肤色没有光华,失去红润、手脚冰冷的人群。2.提高免疫力: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3.均衡营养:有平衡膳食的作用。

目前,手工油面已成为罗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块招牌,该县文化部门采取了录制视频、整理手艺成书、设立传承基地扶持等手段,以保护这一珍贵的民间技艺。罗田人的心智和巧手造就了美味的手工油面,正所谓“品口中美味,看手上功夫”。

zhangdan(2015-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