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剪纸在湖北享有盛名。过去孝感妇女的“请七歌”唱道:“正月正,麦草青,我请七姐看花灯,教我心灵剪牡丹,教我手巧绣凤凰……”剪纸本是旧时孝感女子人人皆会的手艺。孝感剪纸又叫“雕花”,原来主要用作妇女刺绣图案的设计底稿——“花样”。在江汉平原,清代时装饰刺绣进入千家万户,当时该地的雕花匠数以百计,市面上还出现了雕花铺和小规模的手工作坊。
孝感雕花剪纸,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不断创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1994年,孝感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
孝感,地处我国中部,其雕花剪纸,融合了南北艺术之长,风格纤细秀美,线面相间,虚实参差,疏密相宜,构图丰满,线条简练,刀法流利,破功严精,给人一种质朴、纯真、健康、活泼的感觉。早在1953年,孝感就成立了“雕花剪纸艺人协会”和“孝感县雕花剪纸研究会”,创办了“雕花剪纸工艺厂”、“剪纸工艺门市部”,现在孝感职业高中美术班开设了剪纸课程,促进了孝感剪纸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孝感雕花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西晋时期,就有剪纸习俗。明代,剪纸艺术渐趋成熟,并不断丰富发展。到了清代,又出现了雕花,即从剪刀剪发展为用小刀刻镂。工艺手法包含着“剪”和“雕”两种方式,剪花是用普通剪刀制作而成,雕花是将纸放在蜡盘上用小刀刻镂而成。孝感雕花剪纸题材丰富,主题多样,纤细秀美,线面相间,虚实参差,疏密相宜,构图精巧,线条简炼,刀法流利,破功严谨,律动性强,给人一种质朴、纯真、健康、活泼的感觉,具有浓厚的观赏性和装饰性。它是美化环境的佳品,收藏者的珍品,馈赠者的礼品,旅游者的纪念品,品位高雅,魅力迷人。
孝感雕花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传递着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记录着剪纸技艺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历代艺术精华,荟萃了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它融合了我国南北剪纸艺术之精髓而自成一体,以其清新活泼、古朴典雅的风格特立于民间艺术之林。它植根于社会,取材于民间,题材广泛,内容朴实,表观手法丰富多彩。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孝感雕花剪纸世代相传,逐渐登上大雅之堂,孝感也因此被誉为“剪纸艺术之乡”。解放后,先后创作出了2000多种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被送往欧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览并获多项大奖。
解放初期,孝感一批剪纸艺人还自发成立“剪纸研究学会”互相切磋学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剪纸艺人胡均启等取材于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的《槐荫记》系列剪纸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当地的楚剧团、京剧团舞台设计人员纷纷前来学习剪纸,孝感的中小学校也都开设了剪纸课,剪纸艺术风行一时。
1999年,该市孝南区成立了雕花剪纸研究所,遍访剪纸老艺人,采集、整理出大量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图案。在此基础上,新一代剪纸艺人创造出全新的艺术样式:更趋图案化、版画化,图样更大,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最近,研究所将一批剪纸艺术品镶入了古色古香的像框,并配以设计精美的包装盒,准备投石问路,将它们推向市场。
个人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gaozhengde
个人博客:http://i.blog.sina.com.cn/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3979223950/profile?topnav=1&wvr=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