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城,1956年出生。“文革”中,他的父母下放回村,赵连城也回到了家乡怀安县,在左卫镇胡家屯学校读书。赵连城从小就爱好文学,课外时间经常阅读《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从中吸取艺术营养。假期,他还和大伙一块割草、搂柴、刨茬子,参加生产队劳动。在村里,赵连城住农家屋(土窑洞)、吃农家饭、穿农家衣、干农家活儿,所以,赵连城对家乡人民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也为他以后搞文学创作积累了素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后期,赵连城参军入伍,期间,他撰写了多篇诗歌和文章,在部队刊物上相继发表。
复员后,赵连城前往北京发展,他希望通过文学剧本、影视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我国的电视事业发展迅速,赵连城广泛接触艺术界人士,博采众长,精心运作,奋力打拼,先后在北京办起了文化公司和影视艺术学校、并以编剧和制片人的身份,拍摄了多部电视连续剧,在影视艺术领域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赵连城热爱书画艺术。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经常同文化艺术界的老前辈们一起,组织参与大型的书画联谊活动,并收藏了陈大章、刘大为、马泉、刘炳森、欧阳中石以及狂草大师米南阳等近百人的书画作品。
1998年,在一次大型书画笔会上,他巧遇老舍夫人胡絜青。胡老师谈及老舍名著《骆驼祥子》,希望能够将其重新改编,拍成电视连续剧,更好地反映老舍先生原著的精神及老北京底层人物的生活。
几经周折,赵连城找到了60年代话剧版《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扮演者李祥老师,与其合作共同完成了22集电视连续剧《骆驼祥子》的改编工作,并与宣化商业大厦共同投资,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挂牌拍摄及制作。
1999年11月,电视剧《骆驼祥子》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8套)首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优良的制作得到了业内人士与观众的一致认可。
近年来,赵连城投资制作出一大批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影视作品,如《三十而立》、《深山骑兵》、《真爱是谁》、《都市女人.COM》、《非常代价》、《翠山湖畔》《山海湾》、《走过海岸线》,以及重大革命历史电影《小平小道》。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zhangdayu
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812069336
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3812069336/profile?topnav=1&wvr=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