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 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因山为陵,雄伟壮观。登陵远眺,视野开阔,关中秀色,尽收眼底。
梁山东连九螋山(唐太宗昭陵),西接翠屏山,海拔1047.9米,系石灰岩质,呈圆锥形。山巅有三,北峰最高。南二峰较低,且东西对峙,号曰乳峰。峰巅建造有阙楼,为乾陵天然门户。
从两乳峰间向北为司马道,道两侧依次对称排列华表1对,翼马1对,鸵鸟I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通(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纪碑),王宾像61尊,内城四门石狮各1对,及北门石马6匹、卫士2尊。这些石雕气态雄浑,造型逼真,代表着唐代高度发达的石雕艺术,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1966年曾对乾陵墓道进行勘察,找到了乾陵墓道口,其位置在主峰正南的半山坡上。墓道呈斜坡形,长62.1米,宽3.90米,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至墓门,共39层,各层石条均用铁栓板固定,并以烧熔之铁汁浇铸,与史书记载相符。从史书记载和考古勘察分析,乾陵即是惟一未被盗掘的唐陵。
据《长安图志》载:乾陵原有内外两重城墙,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4门,方圆80里。乾陵原建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等378间,规模宏大。历经千载,现已不复存在。
乾陵有陪葬墓17座。计有太子墓二(章怀、懿德),王墓三(泽王上金、许王素节、彬王守礼),公主墓四(义阳、新都、安兴、永泰),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1960~1971年已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4300多件。其中有100多幅绚烂多彩的墓室壁画,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画廊,《马球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出猎图》、《仪仗图》等壁画,不仅对研究唐代绘画,而且对研究唐代建筑、服饰、风俗习惯、体育活动、宫廷生活、外事往来等具有重要价值。
1956年国务院公布乾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永泰公主墓址建起乾陵博物馆。乾陵因两个皇帝合葬,且武则天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在盛唐时执政21年,因而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乾县铁佛寺
铁佛寺位於陕西省乾县境内的清凉山麓。相传汉朝峙清凉山上曾有一座清凉寺,僧众千馀,规模宏大,至万历年间毁於火焚,唯余铁佛一尊。後人移铁佛於清凉山脚,并建铁佛寺以供祀之。现寺中仍保存有直径807厘米的柱底石。由此可以想见铁佛寺当年之盛。世事无常,寺宇屡有舆废。1958年大炼钢铁,铁佛被炼,铁佛道场亦被拆毁,夷为平地。
l985年五台山正文老法师卓锡於此,主持铁佛寺务。1986年文法师率领全国各地居士善信四十馀人朝拜弗教名山。遂结下善缘。尔後四方信众,尤其是四川、山西二省居士,共同发心助缘,在原有三间破窑洞的墓础上,历时五年,耗资六十多万元,重修复铁佛寺。如今铁佛寺占地十馀亩,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铁佛殿、藏经楼、法堂、伽蓝殿、相师堂、斋堂、两层东西配楼(僧寮)、东西方丈室、流通处等建筑,布局紧凑,建造精巧,已成远近闻名的弘法清修的净土道场。1992年复从外地请求铁佛一尊,於1995年建成大殿(铁佛殿)一座供奉,使铁佛寺名副其实,恢复其本来面貌。前不久雕刻卧佛一尊,安放于法堂,定于明年春天开光。1986年,县政府准铁佛寺正式对外开放,如今皈依寺中的三宝弟子数次干计,及全国各地。该寺除开展常规佛事活动外,每年还举行六次佛七,尤又四川、山西、河北、北京、辽宁、甘肃、宁夏等地居士为叁加者达千馀人。
寺中珍藏《大藏经》两部,其他佛教书籍四万馀册,面向国流通。有常住僧十馀人。
铁佛寺原任主持正文老法师,1912年出生,山西太原人,1935年在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94年任山西太原白云寺方丈和太原佛教协会会长,2000年正月十四于白云寺圆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