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历代著名文化人物

家乡区县: 贵州省湄潭县

    钱邦芑:字少开,明末江苏丹徒(今镇江)人。南明唐王即位授御使,桂王朱由榔称号永历时迁副都御使,巡抚贵州。永历八年(1654)春不受孙可望命,祝发为僧,号大错和尚,移居湄水之阴,挂锡西来庵(原名朝阳庵,大错和尚更名)。“洁其僧寮,莳其花竹”,与当时隐居湄潭的明末遗臣范钅广、李之华、吴扶灵、郑之珖等过从甚密,时相唱和。其著述颇多,有《大错和尚遗集》、《甲申记变实录》、《梅柳诗合刻》、《中秋集古练塘》、《重阳集西来庵》、《湄潭晚眺》等传世。其名列入《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大辞典》、《贵州名人名胜录》等中。

    范 钅广:字我蘧。四川富顺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已未进士。任山阴、上虞、河阳县令。以忤魏忠贤,不得升迁。崇祯初,擢户部薪响司郎中,补河北屯田副使,后升贵州巡抚。永历时,擢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使,总督湖云贵,晋阶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子大师,制师东阁大学士。永历七年(1653)末湄隐居柏杨坝,与大错和尚交往相善。有诗作《映月咏》传世,病故后葬于官堰村范家林。

     郑之珖:字于斯,四川广安人。少喜立高洁,自异之行,中丁卯乡试,服官累迁精善司郎中。羌主黔试,以乱不果。隐居湄潭鸡场河(今协育)。僦寓民间,采椽陋巷,人牛局促,久而乐之,著书其中。别畜鸡酿酒,以酬宾客。其所居处苦竹丛生,故命其居曰“筱庐”。著有《筱庐集》二十卷,诗四卷,皆行于世。其病卒时家贫无以为葬,其门人龚惟达,陶育英、赵时达告诉其友人钱帮芑、胡钦华等会哭致赙,葬之鸡场河南。

      李之华:号果山,巴人,明丁丑进士。初授威县,不屑吏事,台使者以文法绳尺之,遂使酒被劾去,降松江知事。日与诸名士游嘻酣适。丙戍丁亥间,以屡荐柳州府,到三日,又解绥去。入蜀,值时大乱,转入黔,流离遵、湄间,遂为僧。寓湄时,尤窘且病,尝自标“苦李”。丙申去湄,半道客死。

     程 源:字精一,四川江津人,明永历时大学士,兼兵、礼部尚书。甲申之变,隐于湄潭雯流洞侧,置业创寺,名天目寺,号天目和尚。并创书院传道授业诸生,著有七律《鱼影咏》传于后世。时礼部郎中郑之珖病故,程为其抚育两孤。

    吴之甲:字兰英,湄潭宝里泽溪人,南明宏光二年(1645)乙酉科举人。授云南阿迷州知州,升曲靖知府,赐正品中宪大夫。明亡,不仕清朝,归隐于锡落坪之沙田湾,其诗作《溪兰咏》传于后世。

     曹 椿:字寿宇,湄潭水源洞左侧人,崇祯时拔贡,官四川夹江知县。明亡,回故里隐居,授徒自给,其诗《朝阳咏》、散文《悬绳堡记》传于后世。

     曹 柱:字寿伯。湄潭水源洞左侧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科举人,官工部主事。明亡,归隐故里,亦授徒自给,其诗《洞天咏》传于后世。

    冯世爵:字叔达,湄潭宝洞(联合宝洞坝)人,明末选贡生。官正安州知府,清兵入黔,归隐于湄潭官兴寨,其诗《晓钟咏》传于后世。

    李廷瑛(1820~1890),名鼎调,号瑞堂,湄潭宝洞人。同治丁卯科(1867年)举人,时年47岁,为候补知县,先保举知县,继平远学正,均因故未就。后受聘为湄水书院讲席,讲学二十余载,门生众多。其博学仁爱,颇受世人敬仰,著有《自省斋文集》等传于后世。

     安盘金:号石谷老人,湄潭天神塘人。同治甲戌科进士(湄潭最后一名进士),任云南宝宁、建水知县。光绪十一年(1885),中法战起,随云贵总督岑毓英帮办粮台。战后,任云南厘金总办。卸任后在筑讲学,后回乡病率。其著述多有传于后世。

    欧阳曙:永兴场人,光绪元年(1875)乙亥恩科举人,任镇远府学导。湄潭知县吴宗周“欣闻邑人欧阳曙公炳炳焉,朗朗焉,蔼蔼然有儒者之气象,旋以纂修之径相聘”。欧阳曙自谓“老将至而学渐荒,虽在镇远服官,未逞兼顾桑梓巨举,因此束装就局,肩负《湄潭县志》续修主纂重任”。其不负重望,率45名文人学士如期主纂了《湄潭县志》(光绪二十五年),续了湄潭212年之志书(康熙25年至光绪25年,212年仅修两部县志)。欧阳曙著述颇丰,其《烧山说》、《流毒说》、《朱杨氏冤狱》、《周林樵邑使政略》等文和诗《鱼影》、《暮烟》、《溪兰》、《映月》不仅在当时颇有影响,于后世也有重要文学价值。欧阳曙故居自今仍保存完好,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苟中一(1899~1971),名世瑚,湄潭县官堰人。1921年参加贵州省高等文官考试,入正选送定黔军,未及委出,留省府供职。1923年任靖国联军二军部秘书,随军入川。1925年任下江县县长。后随军北伐,给国民党员老于佑仁当秘书,继随至中央监察院任主任秘书。1936年出任滇黔监察使署主任秘书。 1940年任新宁县县长,之后任白崇禧军部主任秘书,瓮安县县长等职。后回乡家居。1942年曾刊印其诗集《天风海雨楼吟稿》二卷。苟中一学识渊博,尤长于诗,国内报刊曾多见其诗作,世人对他评价甚高。蒋介石评价苟中一说:“其乃参军之才也”。于佑仁评价说:“中一之诗,天下之诗也。吾得此人才, 天下无”。红军老战士、著名人士、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素园在为苟中一诗稿所写之跋中云:“中一之诗,寝饋于六朝,出入于四唐,故竟卷不作一宋人语”。可见苟中一之学识非一般人所能及。

    吴雪俦(1908~1993),原名萃人,湄潭永兴场人。1929年考取大定县(今大方)秘书。1932~1935年,先后任贵州响捐总局征稽科主任,贵州达德中学教员,《新黔报》编辑,贵州财政厅第二科主任兼第三区稽核专员,贵州黔西北整理国税特派员。1936年5月,报考贵州省第一次县长考试,考取第一名,被委任为县长。先后任中央政治部秘书、中央训练团秘书、科书等职。其间与冯玉祥、李济琛均有交往,与陶知行、李公朴等同事。因受诬陷,蒋介石一怒之下将其开除,永不录用。1945年,吴出任四川乐山《试报》总编辑、总主笔、总经理,《宜昌日报》总主笔等职。1946年,受李济琛委派,回贵州从事民革工作,是年转民主同盟会,为贵州民盟负责人。1949年贵州解放,任省文教厅副厅长,1954年调贵州文史馆工作。1983年任贵州文史馆副馆长,选为贵州省第六届政协委员,贵州省民主同盟顾问。其对贵州省文史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贵州省著名学者、文史专家。其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贵州辛亥革命史略》等十余部142多万字。

     石 果(1917~2003),原名何思余,字君儒,又字绮波,永兴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分配到以红军王友发为政委的遵、湄、绥游击队。1938年4月,中共永兴支部成立,石果被选为支部委员。1940年石果奉令调贵阳,是年10月,疏散转移到仁怀龙井小学。1945年任遵义《民铎日报》主编。1949年解放军入黔,石果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第三支队政委,湄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次年调遵义市任《新遵义报》总编辑。其间小说《喜期》、《风波》先后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并出席中国作家首届代表大会,被誉为“西南当今作家”。其小说《风波》被改成电影《一场风波》,在全国播演后,引起极大反响。1988年,完成了120万字的长篇小说《沧桑曲》,其先后由重庆人民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沧桑曲》是贵州乃至中国一部有较高价值的文艺作品。2003年,病故于贵阳,享年86岁。

     邹卓群(1898~1986年),字人(仁)俊,湄潭县黄家坝镇塘头河人。1919年毕业于贵州省立师范学校,曾任湄潭督学,中学教师,曾参加过北伐,任部队秘书,后专业为医。1953年当选为湄潭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1956年任湄潭县人民医院副院长;1958年调遵义地区医院中医科。其行医60余年,经验丰富,心德甚多,为贵州省名老中医。著有《邑县述闻》、《医海探骊》等。其长于诗文,善书法,与苟中一交往甚密,酬唱甚欢。先后被选为贵州省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贵州分会常务理事,遵义地区中医学会名誉会长。1986年病逝于湄潭。

     其余科教界名流请参考县政协出版的《永远的大学精神》一书,商界名流参考县政协出版的《贵州商业古镇永兴》一书,苟中一的有关情况参考县政协即将出版的《苟中一诗选》。
其他有关文化名人和风景名胜,请参考县旅游局即将出版的湄潭系列旅游丛书。

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liuluoguo

超级标题:http://www.wm23.cn/superTitleShow/15A/121986.html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lh7939

词条首页:http://www.wm23.com/wiki/uc/89037.htm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u/5182195567

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56155596.html

 

时光不老(2015-05-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