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三冢

家乡区县: 陕西省武功县

      陕西省武功县河道乡位处广袤的北莽原上,这方川平地脉厚的风水宝地,曾因埋葬唐将刘文静而被人们称为“三冢”,河道乡政府就设在三冢古镇的原址上。
《邰封录》记载,“东晋元帝年间,武功莽原以东一条古河断流,露出宽阔河道,后人们居其上,形成河道村。村东北五里台原上,有唐刘文静三冢,冢高六丈有余,楼亭石雕均被元军所毁”。文革动乱中,整个墓冢被夷为平地,令人叹惋。
     唐武德二年(619),驻扎在扶风县城(今长宁镇)以北,李家营的军中参事长孙德顺,奉太祖李渊旨意,将前来换防的刘文静以谋反罪逮捕,后在河道村以北的莽原之上将其处死。
贞观三年(629),太宗李世民追念文静功劳,给予平反昭雪,恢复官爵。又令文静改苏姓的次子树义复刘姓,承袭其父鲁国公爵位,加以重用。并在李家营部队以北择地,重新厚葬刘文静。李世民仿照汉朝故例,将墓筑成三座山的形状,向后人昭示文静一生“陈策反隋,舌战突厥,夺取关中”的显赫战功。浩阔的北莽原上才出现了“巍巍三冢秀,朝朝碑楼森”的壮丽景观。
    几年后,刘文静的旧部段志玄和常遇春告老还乡,举家迁至三冢旁居住,和刘家族人一道为其主子守墓。他们除了晚上在墓地轮流巡逻外,白天在三冢以北开垦荒地,培植奇花异卉。并协助县府积极推行轻徭薄赋,兴修水利的政策,很快使这里的经济得到复苏,外地居民也大量迁入。
     贞观十六年(642),李世民巡幸三冢,祭祀已经去世二十三年的开国故臣,被这里争奇斗艳,香气怡人的花草树木吸引得难舍难分。他在重奖了两位老臣后,遂将这里的花卉苗木定为皇家苗圃基地。打这以后,这里的花草生意就非常火爆,慢慢地人们就把这里叫成皇甫村。
贞元四年(788)三月,神策将军马燧率部驻扎三冢古镇以东,防守羌人入侵。马燧因仰慕刘文静英名,曾多次投资整修三冢墓地,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陵冢墓园。
    元世祖至正二十二年(1362),元将李思齐率骑兵上乾州路经三冢镇,将镇上没有来得及逃离的老弱病残和守墓人屠戮一空,又放火把陵园的阙楼、殿堂、廊亭、牌坊、石雕等全数烧毁。明《武功县志》云:“刘文静墓园遭劫后,碑记为今河道刘氏所秘箧。”[

Fawziya(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