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行祠

家乡区县: 陕西省武功县

     太白行祠,始建于汉永平八年。
     唐玄宗天宝八年,勅建庙貌,太白山人李浑言:太白山金星洞有帝福寿玉版石记,求得之,乃封太白山为封神应公。十四载再改封灵应公,将太白山列入国家祀典。文宗时曾诏命:“令中书门下,差官设奠,宣告恩礼,使令择立庙处所,回日以闻,命有司即时建立。”
宋仁宗皇枯五年,诰封太白山神为济民侯,较唐代的灵应公,爵位下降一等,此举被信民认为是惹怒了      太白山神,致使太白山“自此祷不验”。
嘉祜七年,苏轼奏明太白山之灵验,仁宗改诏封山神为明应公。
    神宗熙宁八年,进封神应王。
    哲宗绍圣三年,改封惠济王。
元代,为与太白山三池相对应,将太白山神析封为三王:曰苦济、曰惠民、曰灵应,俗称大阿福、二阿福、三阿福,肖像亦以三池分隶之。
    明初,旧有神之行祠,岁代绵远,庙貌倾损,门庑废阙。
明洪武十年,都督耿忠乃命工匠士卒补完而增修之。图绘两壁,妆塑神像,焕然一新。又令人于武功故城得神之碑志于遗庙之侧,具载太白古今显灵之迹,并加封徽号。
     清乾隆五年,陕西总督尹继善上奏将太白神祠列入陕西祀典,三十九年陕西巡抚毕沅再次奏准,封山为昭灵普润,山神为福应王。

Fawziya(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