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仁怀市二

家乡区县: 贵州省仁怀市

仁怀市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基本特点是:(一)季风气候比较明显,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适中,分配不匀,常年干旱:(三)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小气候明显,无霜期较长。

仁怀市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倒春寒”和春旱天气常有发生。春夏之交,常出现插花性的冰雹灾害;夏季则高温干燥,雨水集中,多大~暴雨,但降雨量分配不均,常年有夏(伏)早出现,特别是赤水河、桐梓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旱灾尤为严重;秋季气温下降快,多绵雨天气,冬季雨量显著偏少,多阴雨,少日照,蒸发小,湿度大,强冷空气(寒潮)易侵入,造成低温雪凝天气。[2]

地形

仁怀市境内地形复杂,气候的垂直差异十分明著,“一日之中,乍寒乍暖:十里之内,此热彼凉”。就垂直差异来看,总体上分为中亚热层和凉亚热层,海拔在800米以下,年平均温度在15.9-18.5℃,年积温在5000-6000℃的热量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域为中亚热层,适宜发展粮食作物“三熟制”、“四熟制”以及甜橙、袖、批把、桃、李、梨、枣等亚热带水果和早熟、多熟蔬菜:林业方面宜发展竹子、按树类或意大利杨等速生优质树木。海拔在800—1100米,年平均温度在13.3-15.9℃,年积温在4000—5000℃的地域为凉亚热层,宜发展粮、油、烟、桑、猪等,同时适种植杨梅、板栗、核桃、茶叶等经济林木:海拔在1100—1400米,年平均温度在10.8—13-3℃,年积温在3000—4000℃的地域为暖温层,宜发展玉米、薯类、草食牲畜、晚熟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2]

4经济状况编辑

概况

2012年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06.23亿。

国酒之父——周恩来雕塑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272亿元,超预期目标132亿元,是2006年的3.8倍,年均增长16.2%;人均生产总值6500美元,超预期目标2800美元,是2006年的3.5倍,年均增长23.3%;财政总收入60亿元,超预期目标24亿元,是2006年的3.5倍,年均增长24.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5亿元,超预期目标6.5亿元,是2006年的3.7倍,年均增长2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超预期目标14.3亿元,是2006年的3.3倍,年均增长24%;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超预期目标95亿元,年均增长37.1%;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406元、16074元,分别超预期目标1406元、4174元,年均分别增长13.9%和13.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0亿元,贷款余额4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4.2倍和3.4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1.8:69.9:18.3调整为4.6:67.3:28.1。市域经济综合实力分别从全省经济强县市第6位、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48位跃居第1位和31位。仁怀入选“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县(市)”、“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市”,先后荣获省级农村低保试点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奖、全国社会救酒厂库存车间

助工作探索创新奖、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全国商务综合执法试点市、全国科普示范市荣誉称号,科技特派员工作获科技部表彰。

2011年,该市发展有机高粱种植25万亩,产值达4.5亿元,成为全国十大有机生产示范基地之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发展商品蔬菜6万亩,产值达4亿元。2011年,预计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76.5亿元。

2011年12月21日,在贵阳举行的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集中签约仪式上,该市签约17个项目,签约资金达到283.9亿元,项目涉及白酒技改、白酒产品配套包装、房地产开发、风力发电等。据了解,该市2011年通过招商引资,累计引进102户企业落户仁怀,引进项目115个,到位资金115亿元。[4]

商业

仁怀自古是“川盐入黔、商贾云集”的地方,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方针政策的作用下,近几年来,城乡人民收入逐步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乡物价保持稳定,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市有各类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服务业3106户,从业人员35970人。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集贸市场10余个,各类商业服务网点遍布。200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7816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107894万元,增长13.0%;餐饮业9594万元,增长15.0%。在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业中,限额以上完成49019万元,增长20.7%;限额以下及个体完成58875万元,增长7.3%。外贸出口收购总额下降。2005年,全市外贸出口收购总额4268万元,下降27.7%。

工业

全市共有工业企业约475户,其中酿酒业占绝大多数,除国酒茅台外,小糊涂仙、金士力、酒中酒、茅合等一批酒类企业迅速崛起,使酿酒业成为仁怀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白酒产量达8.5万吨.现全市已形成电力、自来水、煤炭、建材、农机、机制纸、印刷包装、玻璃制品、瓶盖等多业并举的格局。其中原煤产量从2000年的26万吨增加到120万吨,成为市域工业经济的又一支柱.仁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着力抓园区建设工作,仁怀市茅台河谷酿酒工业园区正在建设之中,煤炭和建材工业园区已具雏形,2005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96839万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2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66004万元,增长21.3%。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759万元,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6324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9%和21.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30066万元,增长17.9%;市级规模工工业完成增加值37112万元,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94745万元,增长23.1%,规模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2.9%,增长6.4%。其中:市级规模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19358万元,产品产销率为94.1%,增长7.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97929万元,增长50%,其中:市级规模工业实现利润2550万元,增长8.6%。

农业

仁怀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气候、土壤、植被等垂直差异较大,属于典型的“立体农业”市,全市现有农业人口近50万人,有耕地42万亩,农民人均耕地0.81亩,粮、油、畜、烟是仁怀市传统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现正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仁怀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围绕茅台酒生产需要,在全市建成有机高粱和有机小麦基地各25万亩以上,优质稻米基地10万亩,竹业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5万亩,优质烟叶3万亩,建成和巩固一批农业产业化原料生产基地;紧紧依托武汉烟草集团生产所需,在全市建成3万亩烤烟生产基地;“畜”方面抓住全省建立畜牧大省和仁怀市被列为省级优质生猪、肉羊基地市的契机,以建设养殖专业村为重点,通过加强基地建设、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带动等等,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仁怀国酒路夜景

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1%。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378万元(现价)。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64770万元,增长2.2%;林业产值5947万元,减少8.6%;牧业产值54777万元,增长9.9%;渔业产值849万元,增长13.6%。继续调整种植业种植结构。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3464公顷,比上年增加553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855公顷,比上年增加278公顷;烤烟种植面积2231公顷,比上年增加272公顷;蔬菜瓜类种植面积6647公顷,比上年增加1212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256235吨,比上年减少10801吨,下降4.0%。其中:油菜籽产量12316吨,增长4.2%;烤烟产量3337吨,下降5.8%;高粱产量26384吨,增长6.4%。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61元,比商年增加198元农,同比实际增长5.2%,全市粮食总产量26.7万吨;乡镇企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16%。

金融保险

201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140253万元,比上年增长72.51%。其中:国税部门总收入699629万元,增长33.96%;地税部门总收入416856万元,增长240.22%;财政部门总收入23768万元,增长46.95%。2012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1827万元,同比增长43.66%。其中:税收收入188907万元,增长43.44%;非税收收入42920万元,增长44.63%。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27603万元,同比增长35.28%。其中:教育支出81616万元,增长50.3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710万元,增长32.03%;医疗卫生支出4336万元,增长0.57%;公共安全事务支出12661万元,增长16.79%;农林水事务支出35656万元,增长0.8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839万元,增长19.71%。

20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764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731883万元,增长5.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60878万元,增长29.5%;财政存款68623万元,增长3.1%。2012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02018万元,增长66.5%,其中:个人消费贷款237927万元,增长113.41%;企业单位贷款495039万元,增长91.92%;银团贷款69050万元,增长66.4%。

2012年全市共有各类保险企业8家,全年保费收入19256.4万元,比上年降低1.3%。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0878.52万元,增长9.03%;人寿保险保费收入8377.9万元,降低12.2%。全年保险业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6395.54万元,比上年降低34.3%。其中:财产保险赔付2723.59万元,降低62.8%;人寿保险赔款和给付3928.65万元,增长279.2%。[5]

5人口编辑

2012年末户籍人口为679624人,比上年末增加9575人,增长1.41%,全年出生人口10331人,死亡5148人。根据计生部门人口统计资料,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为554679人,人口出生率为8.72‰,死亡率5.83‰,人口自然增长率2.89‰。[5]

羊羊羊小姨(2015-05-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