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海湾或岛屿的滩涂中,是广东潮汕地区和福建东南部的特有海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夏秋季节不可缺少的大众化食材。
薄壳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海湾或岛屿的滩涂中,群聚生活,在壳内的肉体长出一条线申到体外形成足丝,几十个薄壳用足丝连到一起,并附着在岩石或泥沙中,潮汕地区称之为“薄壳凳”。在过去,穷苦人家养了一群只会吃的孩子,一种家庭累赘,就比喻为一群“薄壳凳”。地理分布东至福建东南部、西至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县之间的海域内,超过这个海域几乎看不到薄壳的身影。在广东,主产于潮州市饶平县的汫洲、黄冈大澳、所城大港;汕头市澄海区的盐灶、樟林;汕头市达濠区的广澳;南澳县的后江等地。有野生和人工放养2种。
薄壳是依附在海底的岩石或者养殖者专门做的“薄壳埕”上生长的,采摘时需要人工潜入水中用刀割出。采摘薄壳在潮汕称之为“洗薄壳”。采摘者在清晨三、四点就得出发,把船开到有薄壳的地方,然后脱下衣服,裸体潜入冰冷刺骨海中,憋气倒爬执着前端带有小铲子的网袋,将薄壳连土割入网袋,再由船上的人协助拉上水面,再把薄壳倾入绑在船舷的大竹箩洗去泥土,另换人下海采割。这样连续作业,必须是水性好,体魄壮的成年男性才能胜任。
薄壳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咳喘等功能。海瓜子壳甚薄,体表有粘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等多种营养成份,含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大众化海产品。
炒薄壳必须旺火,金不换、薄油、香鱼露,猛翻猛炒,方才能出一盘美味。
食材佐料:新鲜薄壳、食油、蒜头米、金不换(鱼生菜)、红辣椒、鱼露。
薄壳洗净、沥干,蒜头、辣椒、菜脯切细,金不换摘叶和嫩芽,待用;先在铁锅(潮汕人用“铁鼎”)用油爆炒蒜头起香,辣椒、薄壳、金不换依次倒进鼎中,只听“咋”的两三声曝响,左手掌鼎、右手用铲子(鼎锹)或杓子翻炒,并倒入适量鱼露,动作迅速,不可停杓。当看到薄壳在锅里均称开花怒放(壳子展开)时立即熄火起锅,一盘香喷喷的炒薄壳就完成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