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日期间,在市旅游和文物局的统筹协调和统一监管下,旅游相关部门和接待单位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市旅游市场运行平稳,安全有序。“五一”小长假三天,全市共接待游客 4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7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 28.6%、27.3%。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五一”假日旅游平稳有序
节日前后市旅游和文物开展了“文明旅游、安全出行”主题活动,各旅游企业开展了“修身行善,明礼守法”主题宣传,动员各旅游企业旅游志愿者加入到旅游服务中来,引导游客文明出游。要求个旅游企业制定安全预案,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管,要求责任到人,确保假日安全。依托网格下沉人员从制定预案、安全排查、督促整改、检查验收等环节对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进行了多部门的节前安全逐步开展安全巡查工作,确保本系统安全工作的彻底落实。各涉旅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旅游活动吸引游客,旅游特色鲜明
在五一节期间,各景区分表开展了一些列的优惠活动,以实际行动庆祝劳动人民的节日。其中,孤柏渡飞黄旅游区在五一期间,凭教师证、学生证门票70元。军人证、导游证、60岁以上老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半价优惠;70岁以上(含70岁)老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可免费入园参观。另外,在五一期间,草原风情游项目火热启动,万亩草原牧场正式投入运营。奥帕拉拉水公园在5月1日、2日举办2015河南首届优放音乐节。中原影视城在5月1日—3日,推出门票特惠价60元,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根据情况免票或半价优惠,70岁以上老人免票。
三、乡村旅游日常火爆
荥阳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节前《春天去哪儿》系列节目播放后,营造了浓厚的出游氛围。五一前后正值的百花齐放季节,全市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吸引了大量周边地区的市民自驾游来旅游。如万山的槐花采摘游、环翠峪的嫘祖文化游,万山湖的垂钓游沿黄的烧烤游等旅游节目、新修道路的骑行游等以领略乡村美景、品尝乡村美食、体验乡村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城郊休闲乡村旅游,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五一节假日旅游是春季旅游的重要环节,也是旅游市场消费需求的一次集中释放,荥阳市五一小长假旅游市场如此火爆,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领导重视,周密部署。五一节前市旅游和文物局启动假日运行机制,召集各旅游企业、各乡镇旅游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五一节假日旅游工作,要求全市旅游行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和郑州市旅游局的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五一节假日旅游各项工作;完善旅游应急预案,在旅游预报、旅游预警、旅游应急处置和旅游安全提示等方面要再加措施,再添力度。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做好”五一”节旅游工作,节前市旅游和文物局利用网络、微信等形式组织全市各景区举办了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和节会活动,编排了”五一”小长假旅游线路,为”五一”旅游市场的启动进行了预热造势,有效地促成了“五一”期间游客高峰的形成。
三是检查督导,规范秩序。“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和文物局安排带班领导及各科长到各景区进行蹲点巡查,发放《文明旅游公约》、《旅游法知识问答》等,向游客宣传“修身行善,明礼守法”知识。旅发委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责,分别对星级饭店、农家乐、社会旅馆、旅游大巴、重点娱乐场所和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卫生和消防安全检查,利用网格化条块融合开展联合执法,使假日期间的旅游市场秩序好转,服务质量提高,投诉率明显下降。小长假三天全市没有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旅游信息畅通,实现了旅游市场安全、平稳、和谐、有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