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建筑屋桥。屋桥又称阴桥,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屋桥在桥面上架廊屋后可以供行人遮阳避雨,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木结构不受损坏.(拍摄于湘店乡湘洋)
武平大禾邓坑桥是一座古屋桥,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桥长20多米,分为9间,居中一间用于供奉菩萨,两边各4间划归同族各皇(以屋顶梁柱立字为据)。桥的梁柱、栏杆、护板等皆用杉木建成。居中屋脊高于两边屋面,梁柱刻有“皇清乾隆乙未岁孟冬月鼎建”等字样。屋面盖黑瓦。屋顶下是与屋面相平行的斜面护板。整座桥从正面看,像多彩的画廊、奔驰的列车;从则面看恰似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雁。
邓坑古屋桥周围风景别致。青山绿水,苍松穿云,翠竹和风。把这座古屋桥衬托得更为壮观。大人们常在桥上观景,纳凉,避雨,祈福,等待远方的亲人归来;小孩儿常在这追逐嬉戏留连忘返;有时,桥栏杆上还会拴着耕田的大黄牛……古屋桥也叫“阴桥”,关于它的传说更是扑朔迷离,据说此桥是按风水先生点化而建,此种风水能蕴育出大人物……古屋桥不知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与祈盼!
然而,岁月的风霜雪箭,把古屋桥冲刷得伤痕累累,斜面护板大都折去,护栏栅条脱落片片。更令人伤怀的是,前几年,一场雷雨把一棵两个大人合抱还抱不拢的苍松辟倒,横砸在古屋桥上,把屋桥摧毁了一半。
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文物古迹却难以复制。邓坑桥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无论从建筑还是从历史等方面,都非常值得人们去维护与珍惜,为了更好地保护它,邓坑村广大群众自筹资金正对古屋桥进行全面抢修(如图)。希望得到社会各界鼎力相助。摘自:新浪微博 图/文梁玉清 邓一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