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小吃牛肉丸

家乡区县: 汕头市濠江区

清末及民国初期,便有许多客家人挑着小担,在汕头走街串巷,叫卖牛肉丸汤。聪明的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将它移植过来。但潮汕人并不是简单地将客家牛肉丸照搬过来,而是吸取其优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在民间还是有一些关于牛肉丸怎样从客家传到潮汕的民间传说。例如有人说,民国初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土名叫和尚,真名叫叶燕青的潮汕人,经常帮助客家人,这客家人便把这牛肉丸的制法传给叶燕青。叶燕青把这牛肉丸的制法不断加以改进,所以他所卖的牛肉丸汤在潮汕特别有名,以后叶燕青一直在潮汕名店胡荣泉打工。

烹制牛肉丸汤,碗脚要调入蒜头朥、芹菜粒,酱碟为沙茶酱或红辣椒酱。在潮汕,还有许多丸类的潮汕小食,如猪肉丸、猪肚丸、鱼丸、墨斗丸、虾丸等,它们都是从潮汕手捶牛肉丸的制法,举一反三演变发展来的

生产制作方法:

做 法: 1、将牛腿包肉用刀把筋去净后,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锤刀两把,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肉槌成肉浆,然后加入雪粉、上等鱼露,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虾米、白肉丁、方鱼末味精一起拌匀,用手使力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为止。

2、用左手抓牛肉浆于手掌心里,握紧拳把丸子从拇指和食指弯曲处中间挤出来,右手拿汤匙把丸挖出,放进盛着温水的盆里,再用慢火煮约8分钟(注意水勿煮沸),然后用笊篱把丸捞起。3、吃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时,加入少许味精和麻油,胡椒粉、芫荽即成。

技术要领:

1.牛肉必须除净筋膜,并用搅拌机绞三遍,因为这样才能使牛肉的肌肉组织受到最大破坏,从而扩大肌肉中蛋白质与水的接触面,增加持水量。2.淀粉加热后,会吸水糊化膨胀,黏度增大,这样可增强牛肉蛋白的强度(便于丸子成型),并能增加牛肉丸的弹性。不过这里也要掌握好淀粉的用量,过少,则丸子的黏稠力不足,影响弹力;过多,则丸子又容易发硬,浮力小,入口不爽。3.搅打牛肉糁时,一定要顺一个方向,否则牛肉馅难以形成胶状。4.搅打好的牛肉糁至少要在冰箱中冷藏4小时以上,目的是使食粉、调味料有充足的时间发挥作用。5.牛肉丸在加热前,先用冷水泡一下,可增强其爽滑度;牛肉丸煮制时,宜用小火慢慢加热;煮熟后,要放入冷水中浸泡,以增强其弹力。

CJL0209(2015-05-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