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果中之最

家乡区县: 源汇区

香蕉,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于营养,终年可收获,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植株为大型草本,从根状茎发出,由叶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尺)的假杆;叶长圆形至椭圆形,有的长达3~3.5公尺(10~11.5尺),宽65公分(26寸),10~20枚簇生茎顶。穗状花序大,由假杆顶端抽出,花多数,淡黄色;果序弯垂,结果10~20串,约50~150个。植株结果后枯死,由根状茎长出的吸根继续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原产亚洲东南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均有栽培。[1]
变黑的香蕉还能不能食用

香蕉皮变黑其实是香蕉炭疽病的表现,因与人炭疽病症状相似而得名,病原菌是香蕉盘长孢,这种菌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作用。这种症状只有在香蕉成熟时才会表现出来,表皮出现黑点说明香蕉已完全成熟,此时口感和风味最好。同时未成熟的香蕉中含有大量鞣酸,易导致便秘,成熟后鞣酸含量大大降低,因此表皮出现黑斑时是香蕉最佳食用时机。但当果肉也出现发黑、腐烂等现象时则不建议食用。
香蕉的营养价值更多
香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能帮助肌肉松弛,使人身心愉悦 ,并具有一定的减肥功效。
上帝赐予的智慧之果更多
古印度和波斯民间认为,金色的香蕉果实乃是“上苍赐予人类的保健佳果”。传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由于吃了香蕉而获得智慧,香蕉因此被誉为“智慧之果”。
相关词条:
香蕉炭疽病仙人蕉
中文学名香蕉
拉丁学名Musa nana Lour.
别 称金蕉、弓蕉
二名法Musa nan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芭蕉目
科芭蕉科
亚 科芭蕉亚科
属芭蕉属
种香蕉
分布区域中国多地
象征意义退去你的矜持,感受我的温柔
颜 色黄色
英文名banana
作 用排便,促进肠胃蠕动。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环境
▪ 土壤与水分
▪ 温度
3分布情况
4主要价值
▪ 食用价值
▪ 营养价值
▪ 经济价值
▪ 药用价值
5繁殖方式
▪ 吸芽繁殖
▪ 块茎(球茎)繁殖
▪ 分株繁殖
▪ 组织培养
6种植技术
▪ 定植中耕管理
▪ 肥水管理
▪ 病虫防治
▪ 注意事项
7物种分类
▪ 高脚顿地雷
▪ 齐尾
▪ 大种高把
▪ 河口高把香蕉
▪ 仙人蕉
▪ 矮脚顿地雷
▪ 威廉斯
▪ 广东香蕉1号
▪ 广东香蕉2号
▪ 高州矮香蕉
▪ 天宝蕉
▪ 广西矮香蕉
▪ 畦头大蕉
▪ 美蕉
▪ 西贡蕉
8植物文化
9相关新闻
1形态特征
编辑

香蕉
香蕉
植株丛生,具匐匍茎,矮型的高3.5米以下,一般高不及2米,高型的高4-5米,假茎均浓绿而带黑斑,被白粉,尤以上部为多。
叶片长圆形,长 2-2.2米,宽60-70厘米,先端钝圆,基部近圆形,两侧对称,叶面深绿色,无白粉,叶背浅绿色,被白粉;叶柄短粗,通常长在30 厘米以下,叶翼显著,张开,边缘褐红色或鲜红色。
穗状花序下垂,花序轴密被褐色绒毛,苞片外面紫红色,被白粉,内面深红色,但基部略淡,具光泽,雄花苞片不脱落,每苞片内有花2列。花乳白色或略带浅紫色,离生花被片近圆形,全缘,先端有锥状急尖,合生花被片的中间二侧生小裂片长,长约为中央裂片的1/2。
最大的果丛有果360个之多,重可达32公斤,一般的果丛有果8-10段,约有果150-200个。果身弯曲,略为浅弓形,幼果向上,直立,成熟后逐渐趋于平伸,长12-30厘米,直径3.4-3.8厘米,果棱明显,有4-5棱,先端渐狭,非显著缩小,果柄短,果皮青绿色,在高温下催熟,果皮呈绿色带黄,在低温下催熟,果皮则由青变为黄色,并且生麻黑点(即“梅花点”),果肉松软,黄白色,味甜,无种子,香味特浓。
剑头芽(即慈姑芽或竹笋芽)假茎高约50厘米,基部粗壮,肉红色,上部细小,呈带灰绿的紫红色,黑斑大而显著,叶片狭长上举,叶背被有厚层的白粉。[1]
香蕉 详解图
香蕉 详解图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Array
2生长环境
编辑

香蕉喜湿热气候,在土层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在类似牙买加南部的半干旱地区灌溉栽培也已成功。野生香蕉采用种子栽培,人工香蕉可用吸根和假鳞茎分株栽培;第一次收获需10~15个月,之后几乎连续采收。
土壤与水分

香蕉根群细嫩,对土壤的选择较严,通气不良结构差的粘重土或排水不良,都极不利于根系的发育,以粘土含量<40%、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砂壤土,尤以冲积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适宜。实践证明,如土壤物理性状不好,即使肥水供应十分充足,也难以促进香蕉正常生长。土壤pH值4. 5~7.5都适宜、以6. 0上为最好,因5.5以下土壤中镰刀菌繁殖迅速而凋萎病易于侵害。盐性环境香蕉虽不甚敏感,但土壤含可交换性钠离子若超过300mg/L.时也不适宜。降雨量以每月平均100mm最为适宜,低于50mm即属干燥季节,香蕉因缺水而抽蕾期延长、果指短、单产低。如蕉园积水或被淹,轻者叶片发黄、易诱发叶斑痫、产量大降,重者根群窒息腐烂以致植株死亡。
温度

分布区大多年平均21℃以上,少数20℃左右,香蕉要求高温多湿,生
香蕉
香蕉
长温度为20-35℃,最适宜为24-32℃,最低不宜低于15. 5℃。香蕉怕低温、忌霜雪,耐寒性比大蕉、粉蕉弱。
生长受抑制的临界温度10℃,降至5℃时叶片受冷害变黄,1-2℃叶片枯死。果实于12℃时即受冷害,催熟后果皮色泽灰黄,影响商品价值。
3分布情况
编辑

香蕉照片
香蕉照片(15张)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古老国家之一,世界上主栽的香蕉品种大多由中国传去。香蕉分布在东、西、南半球南北纬度30°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国家有130个,以中美洲产量最多,其次是
亚洲。中国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和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也有少量栽培。
广西以灵山、浦北、玉林、南宁、钦州为主产区;
广东以湛江、茂名、中山、东莞、广州、潮州为主产区;
台湾的香蕉以高雄、屏东为主栽区,其次是台中和台东等地;
福建主要集中在漳浦、平和、南靖、长泰、诏安、华安、云霄、龙海、厦门、南安、莆田、漳州(天宝)和仙游等县(市、区);
海南的香蕉主要分布在在儋州、澄迈、三亚、东方等地,其中产量最多是东方。
世界主要生产基地有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巴拿马、多米尼加共和国、瓜德罗普(Guadeloupe)、牙买加和马提尼克(Martinique),南美的巴西、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非洲的加那利群岛、埃塞俄比亚、喀麦隆、几内亚和尼日利亚,亚洲的印度,泰国,菲律宾等热带国家都有大面积种植。中国的台湾岛、海南岛、福建南部、高州曹江。

最美的时光(2015-05-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