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人平时爱说的一些方言俗语中,有许多是代代沿袭而又无从稽考的,但也有少量的
俗语和可以从一些典籍或行业传说中觅到来历踪迹,现举数例,以见一斑。
寒婆婆过江
农历十月十六日,民间流传有“寒婆婆过江”之说,相传此日若风和日丽,寒婆婆就能
过江捡到柴禾,
来年初春就寒冷异常;
若天气起风下雨,
寒婆婆未捡到柴,
来年春天会暖和。
又有一说,
云十月十六日为一韩姓婆婆的生日,如果有人送柴禾,
来年就有春寒。
这些说法
虽是传说,却符合孝感的气候特点:从晚秋开始,往往伴有寒潮出现,乍寒须防,江汉平原
地处长江之滨,人们自然会韩联想到寒,
“寒雨连江”的说法,唐诗中就有记载了。上个世
纪的二十年代初叶,
武汉出版了一本名字叫做
《商业大全》
的书,
书中有一篇
《汉口岁时记》
的文章,文章中写道:
“
(十月)十六日,俗云寒婆婆生日,马和尚过江,必大风雨,行者
多避此日。
”
关于寒婆婆过江,
在孝感武汉一带也有一个
传说是,
从前,
有一位韩
(谐音
“
寒
”
)
氏和儿子马和尚寡母孤儿苦度岁月,
非常艰难。
韩氏对儿子百依百顺,
而马和尚却吃喝嫖赌
什么坏事都干,终于倾家荡产。于是他就骗韩氏说:
“
已是十月十六了,进入严寒,可我家
还没有一根过冬的柴,你就去打点来吧。
”
接着,他驾船把母亲韩氏骗上江心的沙洲,扬长
而去。以后,他卖掉仅剩下的房子,不久又输得精光。想起老娘定已冻死,那头上的玉簪倒
是可以拔来变卖。十月二十四日,他又去沙洲,不料老娘未死,正在叹气。她想:
“
儿子不
肖,只能怪自己对他娇惯!
”
马和尚横起心来,踢死母亲,拔走了玉簪,变卖以后,再去赌
场。
玉皇大帝知道了,让风吹走小船,把马和尚困在沙洲上,要把他冻死。不料马和尚身
强力壮,
他捞鱼虾充饥,
烧芦柴烤火,
居然熬过了严冬。
玉皇大帝又知道了,
见已春暖花开,
就突然来了个倒春寒,结果了马和尚的性命。
从此以后,
每逢十月十六日,
人们就记起是寒
婆婆打柴的日子,
会教育子女别学马和尚。
十月二十四日若是起风下雨,
就意味着马和尚过
不了江,来年必有倒春寒。
穷斯滥爷
“穷斯滥爷”本是论语里的一句话:
“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出于《论语
·
卫灵公第
十五》
:
“
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
人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
“
君子亦有穷乎?
”
子曰:
“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
用现代语文可以解读为: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
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军事
作战列阵之事。
孔子说对于俎豆之事
——
礼乐文化的精神我懂;
军事学我还没学过,
对不起,
我不懂。孔子并不是不懂,但希望他不要发动战争。对侵略的战争,孔子是反对的。第二天
就带了大批的学生们离开卫国,
到了陈国,结果粮食断了。跟从的学生,因此病得起不来的
很多。这时子路很不高兴,颇有怨言,对孔子说:
“
正人君子,也有穷途末路的时候吗?
”
孔子回答:
“
君子虽然困顿得无路可走了,但是,还坚守自己的君子原则。小人就不同了,
就要想歪门邪道,便会胡作非为啦!
”
此处的
“
在陈绝粮
”
,字面是指的经济穷困,但在理解
时我们觉得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事业坎坷,人到了穷途末路,
都可以理解为
“
穷
”
的范围。而凡是到了这些关头,君子都应该具有
“
固穷
”
的胸襟和气度,既
来之,则安之,走出困境。而不应该
“
穷斯滥矣
”
,胡作非为,铤而走险或投机取巧,甚至屈
态变节,苟且偷生。
即一个人不论身处何种逆境,
都应当考虑如何战胜逆境,走出困境的问
题。不知道什么时候孝感人形容一个人很穷,往往会作这种评价,说:
“这个人真是‘穷死
滥爷’
!
”
其实,
这是把论语里这一句话的误用,
是从
《论语》
中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