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名人

家乡区县: 孝感市孝南区

赵匡胤,造就孝感名胜和名特

千百年来,

赵匡胤这位大宋开国皇帝不仅开创了大宋天下,

更在一方天地孝感留下历史遗迹,

尤其是他登基前就已“王气”临身,

“金口玉言”

,得意时喜欢即兴赋诗,而且总不免以“莫

走移”为口头禅大发感慨,造就了孝感千年流传的名胜古迹和享誉国际的名特产品。

莫走移,

“准帝”口封两古迹

赵匡胤在朝廷为将和当皇帝之前,是贩卖草鞋的一介推车夫,

走南闯北,来过孝感多次,可

能包括赵匡胤本人也没想到,他所言之事,所到之处,一“言”一“行”

,不仅给大别山南

簏的孝感留下“准皇帝”的“圣谕”

,而且留下了千年的历史“印记”

话说孝感城西门,有一座年代悠久的石拱桥,

名叫西湖桥。桥拱、

桥身和桥面全部都用麻石

筑成,

据传此桥是东汉桓帝时期修建的,

至宋太祖赵匡胤时已经

800

多年。

西湖桥不知蹍过

时代的多少车轮,走过世纪的多少骡马行人,但桥面的麻石,至今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麻糙。

据传,这是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之前,因已经“王气”临身,经过此桥“留言”的缘故。

史载,自后周末年起,孝感城郊西北有一“阔数十顷”的西湖村,村里有一家“万户酒馆”

据后来孝感县志转引《方舆览胜》载:宋太祖赵匡胤游西湖村,因喝索酒村姥家,村姥持酒

以进言槯禁甚严,此第私酿辛密之,

与之金不受。

后来宋太祖践位后令宽西湖酒禁。一天他

在“万户酒馆”一番独饮独酌后,带着三分醉态,从酒馆走出来,正用牙签剔牙时,突然一

个趔趄,

幸好因为桥面石头毛糙,

身子摇晃了几下也没摔倒,

由此兴致勃发,

欣然说道:

“哎

呀,幸亏桥面粗糙管滑,要不就摔了跟头!愿此桥永远蹍磨无痕,千年无走移!

”恐怕连赵

匡胤本人也不知道,此时他虽然未登基,但已“王气”临身,说话“开口如开敕”

(比喻说

话算数的敕令)

。此后石桥表面的石头,无论怎样车马辗轧,行人摩擦,长年研磨一点也没

有磨光,毛糙如初。

更有趣的,数百年后的明英宗正统

4

年(公元

1439

年)

,仍以这种被赵匡胤“千年无走移”

金口玉言“封”过的麻石为材料,进行重建,改原来的拱桥为平桥,建成了长十余丈、宽一

丈有五尺的石桥,

在桥两端仍以此石建了护栏和护墩,

以保车马行人安全。

护墩上端还凿出

了形似扁南瓜的“金瓜”

,并以西湖村命名“西湖桥”

,但酒馆却仍然沿袭“万户酒馆”的店

名。

不止如此,孝感城西入口处,还有“宋太祖沽酒处”的石碑(解放初期被毁)

有一天,还是一位普通百姓的赵匡胤手推独轮车,从古“楚王城”

(今湖北云楚)重来孝感

西湖村,

独轮车满载贩购的西湖莲藕,

却已时值风雪黄昏,

饥寒交迫,

赵匡胤因恋当初酒家,

便推车投宿“万户酒馆”

。急欲酒菜充饥御寒,然而,却逢当年因荒年饥馑,兵祸战难频繁,

朝廷严禁民间酿酒,

加之此时酒馆饭菜俱空,

聪明的厨师看了看赵匡胤推着满载西湖莲藕的

独轮车,突然灵感骤发,为了显示自己厨艺高明,就地取材地用独独轮车上的莲藕作原料,

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用洗净的白布,紧紧卷成园筒形,再用抹过面糊浆的豆油包牢,切成

形似

“车轮”

的筒片,

酒家端上满意盘的

“车轮”

送上餐桌。

赵匡胤一看,

高兴的赞叹不已,

便一人独酌起来,边吃边欣赏这种造型独特、

味道精美的菜肴,酒醉情浓时,无意中把西湖

村同“万户酒馆”连起来,即兴赋诗赞曰:

豆油藕卷车轮酥,美酒佳肴解忧愁。千古配方莫走移,西湖酒馆传千秋。

就这样,不仅以“豆油藕卷”为佐料的下酒菜沿传下来,而且“西湖酒馆”也由此而得名,

这就是后来称为孝感“八景”之一的“西湖酒馆”

meiya(2015-05-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