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萧县的诗文选

家乡区县: 安徽省萧县

1.为幽州牧与彭宠书
朱浮
盖闻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伯通以名字典郡,有佐命之功,临民亲职,爱惜仓库;而浮秉征伐之任,欲权时救急:二者皆为国耳。即疑浮相谮,何不诣阙自陈,而为灭族之计乎?
朝廷之于伯通,恩亦厚矣:委以大郡,任以威武,事有柱石之寄,情同子孙之亲。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岂有身带三绶,职典大邦,而不顾恩义,生心外叛者乎?伯通与吏民语,何以为颜?行步拜起,何以为容?坐卧念之,何以为心?引镜窥景,何以施眉目?举措建功,何以为人?惜乎!弃休令之嘉名,造枭鸱之逆谋;捐传叶之庆祚,招破败之重灾。高论尧舜之道,不忍桀纣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伯通与耿侠游,俱起佐命,同被国恩。侠游谦让,屡有降挹之言。而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高,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今乃愚妄,自比六国。六国之时,其势各盛,廓土数千里,胜兵将百万,故能据国相持,多历年所。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此犹河滨之民,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
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士无贤不肖,皆乐立名于世。而伯通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内听骄妇之失计,外信谗邪之谀言,长为群后恶法,永为功臣鉴戒,岂不误哉!定海内者无私仇,勿以前事自疑。愿留意顾老母少弟。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中国历代文选》341—343页
据《后汉书·朱浮传》记载:朱浮,字叔元,沛国萧人。初从汉光武帝刘秀为司空,继任大司马,后封武阳侯、新息侯。朱浮年少有才华,颇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他曾献计光武广揽谋士,集天下之贤而治国,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等地)太守彭宠以为天下未定,师旅方起,不宜多置官属,以损军事,从从其令。浮以书质责之,彭宠大怒,举兵攻浮,制造分裂,所以朱浮在这封信中,指出他有叛汉的“逆谋”。朱浮这封信说理透辟,义正辞严,“何以为颜”一节,一连串的责斥,极为尖锐。
朱浮之子朱永为下邳太守,其六世孙朱尚为后汉吏部尚书,其后人朱敬则为唐中宗宰相,其子孙世代在萧县繁衍。曾任过安庆太守的朱熹女婿黄干作《朱熹传》时,称:“朱熹,字之晦,新息侯后人。因随宋南渡,始居婺源”。萧县朱氏家族乾隆年间所修的族谱,亦记有朱熹及其父朱松,子朱塾、朱野、朱在。

2.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
苏轼
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阵嫁娶图》。闻道一村惟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
我是朱阵旧使君(朱陈村在徐州萧县),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元丰三年在黄州作。这是作者与陈季常题其所藏画的诗。朱陈村仅朱、陈二姓,世为婚姻,唐白居易曾有诗咏其事。
“朱陈村在徐州萧县”为苏轼自注。
《苏轼诗选》
3.石炭并序  苏轼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苏轼诗选》
4.祈雪雾猪泉寄舒尧文
(出城马上作)  苏轼
三年走吴越,踏遍千重山。朝随白云去,暮与棲鸦还。翩如得木狖,飞步谁能攀。一为符竹累,坐老敲榜间。此行亦何事,聊散腰脚顽。浩荡城西南,乱山如块环。山下野人家,桑柘杂榛管。岁晏风日暖,人牛相对闲。薄雪不盖土,麦苗稀可删。愿君发豪句,嘲诙破天悭。
注:据《嘉庆志》“木狖”为“水狖”。
(清嘉庆《萧县志·艺文》雾猪泉,位于皇藏峪北部雾猪山下,泉水微温,四季畅流。)
5.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苏轼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读。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语慰华颠。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层冰老蛟泣。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行着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重贯笠。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清嘉庆《萧县志·艺文》)
6.留别萧邑绅士(四首之一)
纪遴宜
十年冰雪一郎官,宦海浮萍兴已阑。
心事岂无千虑失,口碑难结万人欢。
萧条旅况堪长啸,迢递家山抱永叹。
尊酒东门重惆怅,丝丝杨柳系征鞍。

(清嘉庆《萧县志·艺文》)
纪遴宜:字公迭,直隶文安人,清康熙甲戌进土,三十八年任萧县知县,兴利除弊,勤政爱民,离任时,士民攀辕遮道送者络绎数里,临别赠言有“十年冰雪一郎官”之句,邑士大夫和之汇辑成“龙城赠言集”。
7.留别萧邑(四首之一)
潘镕
旗亭杨柳旱秋时,衮衮群公尽系思。
校艺南宫春梦远,谈兵西域壮心驰。
每逢落月生遥想,细数辰星感故知。
莫笑行装贫似洗,一肩图画百篇诗。
(清嘉庆《萧县志·艺文》)
潘镕,浙江归安县(今吴兴县)举人,清嘉庆十九年前后曾两任萧县知县十年,离任去时,行装如洗,当“清廉”二字无愧也。
8.游天门寺
赖以平
前来翠霭积烟村,兴触诗人醉酒樽;
悬涧水声琴入韵,列屏山景画留痕;
泉飞带雨穿虹架,树曲蟠崖抱石吞;
天接路高登步步,烟云起落碧当门。
赖以平,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咸丰七年(1857),先后两署萧县知县。籍隶广东河源县,举人出身,诗文称著。其游天门寺回文诗,不唯辞丽句美,对仗工整,倒读(向下向上回诵),意境尤佳。 内容来自老泗州网
9.徐树铮电寄孙中山逝世挽联
百年之政,孰若民生?何居乎:一言而得,一言而丧。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更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10.萧县实验小学校歌词
张仰超
凤岭葱葱,岱湖清清,湖山环抱我龙城。萧县实小,萧县实小,山作围屏,水作明镜,宽敞的规模,优美的环境。一、二两园,济济盈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教师、工友相爱相亲敬。这是我们的乐园——第二家庭。大家努力吧!读书勿忘革命。愿我兄弟姐妹,奋勉亲爱精诚。前进!走向我们的光明路程。
(注:作于1930年)
11.元宵
章文龙
——献给抗敌青年军团的兄弟姊妹们
“每逢佳节倍思亲”,
您也许读过这诗句,
有限的字。
包含着无限的乡思!

朱孟梦(2015-05-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