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位于河南省鹤壁浚县城东,故又称东山。因其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而著称于世。该石佛始建于北魏,依山开凿,总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楼内,素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称,为世界佛屋景观之唯一。古时,黄河流于其脚下,每到雨季,常会洪水泛滥,故雕石佛以镇之。
大伾山平地拔起,孤峰凌云,山势奇特,气象睁蝶。山上寺庙洞阁棋布,摩崖碑刻林立,松柏夹道,曲径幽回,自古即为"河朔胜景"。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登山揽胜者代不乏人。大伾山与浮丘山东西对峙,相去1里有余,卫河环城傍绕,"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山下有水,山水辉映"构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景点历史 历史意义
大伾山是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尚书,禹贡》载:"东过洛油,至于大伾。"相传大禹治水,到过大伾山。故历代名人登临大使,多赋诗留言,刻碑勒石,抒发"登大伾、俯大河,怀大禹"的感慨豪情。金明昌以前,大伾山为黄河转折点,南控名渡黎阳津(又名黎阳关,对岸为白马津),为大河南北要冲。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山阻河险,故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东汉光武帝以幽、并二州的兵力攻取天下,首先于黎阳立营以障河北。曹操、袁绍交兵,都以黎阳为制胜之地。十六国时后赵石勒的大将箓明筑垒于大伾山之东,以控制大河南北。隋末瓦岗军于大伾山巅筑中军亭,以瞭望敌情。唐高祖置黎州总管府,总摄殷、卫、澶、黎四州之众。五代时朱温、李克用纷争黎阳。北宋于大伾山北麓建通利军,作为军事重镇。这些历史事例,都足以表明大伾山地理形势的重要。
地理环境
大伾山系太行余脉,东西宽0.95公里,南北长1.75公里,面积约1.6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35米,平地高起70米。它不是丛山中的峻岭,而是平原突起的孤峰。大伾山上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处,各具特色。其中有后赵时依山凿就的大石佛,高22.7米,为中国北方第一大佛,又称"八丈佛爷七丈楼";始建于北魏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年代最早,寺内有藏经阁,原藏明代南藏经6053卷,为宗教典籍珍品。大佛和天宁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的天齐庙、太平兴国寺、丰泽庙,元代的观音岩,明清的阳明书院、吕祖祠、禹王庙、张仙洞等建筑,皆各有其妙,为大伾山增光添彩。
景点介绍
幸运钟
该钟造于明朝景泰四年(1453),高1.8米口径1.3米,重1500余斤。其声浑厚悠远,敲击八个方位,发音各不相同,终身铸有八卦符号,人称"八卦幸运钟。"是天宇寺的镇寺之宝。
走过石坊,过了落虹桥,便到吕祖祠。吕祖即八仙之一吕洞宾,名岩,号纯阳,唐末道士。咸通三年(862年)进士及第,年已64岁。后浪游江湖,入山学道。他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每年夏历4月14日为吕祖诞辰。壶天道院又称"方壶天",在吕祖祠之右侧。是住持吕祖凋的道人之居 所。院内有餐霞阁,建于清康熙十八年,浚县知县刘德所建。刘信奉道教,自认有仙风遗骨。常常大捐俸禄修建吕祖祠,早晚焚香礼拜,并在道院里建起了一座四层高阁,从县衙搬到阁上来住,在阁上处理政务。政余时间就穿着道袍到吕祖构先跪拜后默祷,极其虔诚。
太极宫
太极宫挺立在大伾山的最高峰,它是大伾山的标志。太极宫建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是一座八棱柱形的三层高楼,通高33米,为八角攒尖楼阁式建筑。我们看到的是禹王庙。禹王庙原在大伾山东南麓。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知县刘德新迁至阳明书院故址上,建大殿三间,内塑禹王像,以示敬仰。
太平兴国寺
在天齐庙东北、大伾山东侧的半腰间,是兴国寺,它的全称叫"太平兴国寺"。该寺周围的山崖上,刻有许多唐、宋、元、明、清各时代的题记。主要建筑为大佛殿五问,殿内原有二木雕佛龛,内供明代所塑的释迦"泥沙像"。木龛雕工极为精细,很有艺术价值。
兴国寺之北即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元代以前名大还山寺。现存布局为"东西"、"南北''两条轴线,成十字形,殿宇20余间,总面积为2600余平方米。
大石佛,古称大佛岩,倚山凿就,高与崖齐,整躯为岩石,为明代成化十年(1478年)装饰。大石佛结跏趺坐,面方颊圆,略呈梯形,形似弥勒佛像。目平视,唇紧闭,表情庄严。两肩立挺,脖颈较长,在三道肉领。左手覆膝,手心向下,右手曲肘举。手心向外,示"无畏印"。身穿五彩方格袈裟。因胸部残破,衣纹不清,似是双襟直垂。按其雕刻的纹路,属于直平阶梯式刀法。但在其转弯处有突起的圆棱。从大石佛的整躯造型轮廓来看,呈三角形。似是比例失调,表现出早期造像艺术的不成熟性。
我的主页: http://wm23.cn/shuaione123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134870253
我的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36758955.html
我的网络营销词条:http://www.wm23.com/wiki/uc/88505.ht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