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余庆县松烟镇友礼村和平社区,70多名“户代表”齐聚村里的一家“农家乐”。
他们专心地听一个老汉演讲,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演讲的老汉叫吕代书,今年61岁,乡亲们叫他吕区长,他这个“区长”是没有行政级别的,只管理该村4个组108户人家,一年的工资就是4个组长工资的总和——1000元。
这是他当“区长”4年来的第一次述职大会。最后,他说:“我已老了,希望你们重选一个区长。”
“等你干到70岁再说。”
“你找到有人替再说。”
……
大伙为何如此盛情挽留一个农村老汉呢?
吕代书当“官”是因为一次偶然事件。
1997年,白水、白羊、楠木、高坡4个村民组100余户村民每家集资200元搞农村电网改造,10年后发现电网未改,大伙一直用的还是每度1元多的高价电,遂反映到镇里。
吕代书就是反映问题的主要代表之一。
时任镇党委书记的张俊说:“老吕,现在没有农网改造项目了。只有把你们4个组作为‘四在农家’创建示范点,水电路都能给你们改造好。你们几个组的人一盘散沙,你敢承头吗?”
张俊知道那里的人好赌,输了就乱来,很难组织起来,故意“将”吕老汉一军。
倔强的吕老汉拍着胸脯应承了下来。
被定为“四在农家”示范点,就是要改造原来的旧房,新建黔北民居,一户至少需要六七万元。
这4个组是村里最穷的片区,不少人等着看老吕的笑话。
他以一个普通村民的身份,一家家地通知大家开会。除20余户当家人外出打工的,其余的都来了。
吕代书又一个一个地给外出打工的人打电话,详细讲解国家政策,动员他们回乡建房。居然有10多家很快赶回来了。
几个组的黔北民居建设随之轰轰烈烈地展开。吕代书负责请工匠,联系砖瓦等建材,还义务帮助大家搬运,大伙很感动。当年,他们共新建黔北民居80多户,改造10余户,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房子建成后,接着改造电网,用上4角多一度的平价电。
通过建房和改造电网,镇村干部认为“吕老汉还搞得住”,决定把4个小组108户合并为一个农村社区和平社区,并海选“区长”。
吕代书一年来所做的表率和质朴的竞选承诺打动村民,以绝对多数票当选区长。
当选后,他又着手村寨道路硬化,争取国家投入水泥、砂子,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但这条路却把吕老汉“修哭了”!
水泥、砂子运来后,缺水,他请求镇里派洒水车支援,忙了一天晚上还要看守车辆;没人愿意上工,吕代书只得把在外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的儿子媳妇叫回家帮忙。
吕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大伙。很快每天有40人上工,仅20天就完成了10余公里道路的硬化。
任职期间,吕代书认真履行竞选承诺,一年至少完成一桩大事:2010年冬,他和村民华登贵冒险下河找水源,私人出资2000元,引进客商投资270万元兴建“沁心源”水厂,让家家户户喝上了低价矿泉水,每年为大伙节约1万多元水费,并争取国家投入拉通自来水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2011年,引资开发荒山种植茶园400亩,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并硬化道路400米,与湄潭一公司合作发展400亩“绿宝石”梨园,培养10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2012年,吕代书和68岁的华登贵入党,两人还出资包车组织近20名村民到湄潭核桃坝、田家沟等地学习生态产业、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今年,和平社区打算借着2000米河道改造之机,利用果园、茶园、鱼塘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