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寺三禅概述

家乡区县: 湖北省红安县

天台寺是一个禅宗道场,在禅宗式微的今天,天台寺以普渡天下众生为己任,任重而道远。为了让佛法甘露惠泽社会,佛法的弘扬当与时俱进,天台寺开山住持特别提出 “天台三禅——禅乐、禅茶、禅林”。

乐乃心术,正音雅乐更是度化人心至上的艺术形式,一直被历代古贤所共识。禅曲梵呗,是世外人纯洁善良、清净脱俗之心境的自然流露,能够净化心灵、增长智慧、吉祥人生,因此佛教音乐活动也被视作是一种修行,是一种音乐禅。禅曲的真正内涵已远远超过艺术的范畴。天台寺组建了中国禅乐史上第一支全僧人禅乐队——广玄艺术团,并在历史上首次推行将禅乐表演作为天台僧侣的修行法门。天台僧侣们通过专心致柔地超艺术正定练琴,内能寂默一切分别、执着、妄想;外能慈憨敬爱一切有情、无情。在心弦相映中,清净五欲六尘,培植仁义礼智。在演义禅曲中,礼敬诸佛,启迪自爱、爱人、爱国、爱世界之心。修行落实于身、口、意之中。倡行于行、住、坐、卧之间构建人间极乐。通过禅乐自利利他,人人实践观世音,以善颜恭行做慈航,渡人也渡己;在禅乐、禅舞中以双手做星、月,表达光明亲切的旋律,示现佛身、佛语、佛意,光明别人也光明自己。

禅与茶象征着渊源流长的的中华民族美德和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茶文化形成于中国,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座山海之宝。“自古名寺出名茶”。中国佛教博大精深,佛茶文化源远流长。“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茶清静纯洁的品质内涵与妙香流溢的佛法禅机相映生辉,茶的自然属性被赋予人文的理想之中;成为“修身养性,开慧益智”的正信之道。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茶文化的基础是“苦、静、凡、放”,禅茶的最终目的在于明心见性,禅茶更多的是品味茶与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时,品味烦苦人生,参破「苦」谛;在「静」味的同时,品味遇事静坐静虑,保持平淡心态;在品「凡」味的同时,品味从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自古名寺出名茶”,巍峨于大别山中的天台山自古以来被誉为禅脉灵山,也是天台宗的创始人、隋朝皇帝敬封的智顗大师修行出道之地。天台寺拥有自己大片的茶山,寺中僧人十分讲究亲自采茶、制茶,并精于饮茶之道。得以湖北省禅茶协会秘书长密小华等知名雅士贤德常住天台寺大力护法,本寺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深化禅茶内涵为宏旨,倡导全寺僧人:于茶道中修行,于品茶中悟禅,随顺因缘让学佛者领悟茶道与佛学之间共通的“苦” 、“静”、 “凡” 、“放”的思想内涵,并在品茗聆乐中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去转识醒智、转凡入圣……

寺院园林为中国古代三代园林之一。天台寺建筑物气势恢弘,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来自开山住持的匠心独运。更兼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拥有自己的百亩茶园和千亩核心生态保护区。在原生态景观匮乏的当代,再现深山梵刹的极致自然美景。徜徉其中,松涛阵阵,百鸟争鸣,花香四溢,禅乐袅绕,红尘俗世的烦恼纷争顿时烟消云散,丝丝禅意沁入心头……

方芳(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