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古镇 土司敖溪

家乡区县: 贵州省余庆县

敖溪,旧名余庆司。素有“黔北花灯之乡,余庆文化之源”之美誉。镇域面积111平方公里,辖5村1社区,省道204线贯穿全镇,是余庆江北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党委、政府从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入手,以移民安置为契机,挖掘古镇文化底蕴,实施旧城风貌改造,再现“青砖马头墙、红梁花格窗、飞檐小青瓦、家家开店堂”的土司风情。
  敖溪镇河东岸土司风情街改建以前,有居住户600余户,2680人;其中常住人口2304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人口的逐步流入,老街房屋建设出现了任其自由发展,一派无序、杂乱、不协调、缺乏科学性。再加上原有规划水平较低,缺乏城镇体系规划和详细规划,跟不上建设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现就是在建筑风格方面出现千户一面,万户雷同的现象,建筑风格和周边的环境不协调,缺乏美感,同时建筑房屋还出现各自为阵,缺乏统一协调。自河滨道建设以来,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但是河东岸在房屋立面、道路,污水排放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落后。房屋店面破旧、脏乱,由于年久失修,街道坑洼不平,而人行道板都是采用水泥材质做成,有很多地方道板破损、凹凸不平,一到下雨天,行人走在上面,裤角就被溅得都是泥水。房屋立面的破旧,招商引资上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当时,老街的房屋门面,门面15平米左右租金只有3000元—5000元。
  2007年初,因河滨道的开发和兴起,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打造和提升敖溪小城镇档次和品味,挖掘敖溪土司文化。党委、政府根据敖溪原余庆司旧址的历史,把土司建筑内涵在城镇立面中体现,引入小青瓦、雕花窗、烽火墙为特点的立面,为了鼓励河东岸的居住户土司风情仿古立面建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老百姓对土司风情街的改选也是非常支持,积极响映政府号召,8月初,第1家改建户,改造成了土司风情建筑。周边老百姓对土司风情建筑设计赞不绝口,进一步的推进了老百姓的改建热潮。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河东岸土司风情街改造,老百姓自筹资金达1800余万元,改建有200余户,180多户正拟改建。其主街道长征路已全部改完,溪畔路、育才路、环东路大部份已改完,剩余户数正在改建。基础配套设施相继完善,街道坑洼不平处,进行水泥砂石硬化;将原人行道板全部拆除重建,用青花石板铺设人行道4123平方米。河滨岸街道改造,走出了小城镇建设中重视新城区忽视老城区建设的怪圈,实现新老城区并驾齐驱的局面。文化元素注入城镇,敖溪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大气与魅力。原来的街道、门面全部唤然一新,特步、361°运动休闲系列、购得乐连锁超市、“5 1”童天专卖、许多县级专卖店加盟敖溪。精米加工厂、鹰特门窗、福建石材、风味食品厂等经营店落户敖溪。招商引资的带动,门面房租节节高,由原来的15平方米3000元—5000元,增加到1.5000元—1.7000元。众多的加盟经销商户不仅有力地推动敖溪经济的发展,更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难题。
  构皮滩电站的建设,使库区千岛湖旅游的开发对于敖溪小城镇建设而言将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商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将会吸引大的连锁企业到敖溪来投资入户,带来高品味服务的同时也会促进本土行业的换代升级。要借助库区旅游的“东风”加强对敖溪的宣传力度,发掘丰厚的土司文化风情,打造土司文化,建设一个特色鲜明的土司风情小城镇。

schun(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